【Keras】TimeDistributed的理解和用法

2024-08-27 18:32

本文主要是介绍【Keras】TimeDistributed的理解和用法,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之前一直在看one-stage目标定位的算法,主要是速度快。今天无聊就看下mask-rcnn的源码,了解下主要结构和训练过程。看网络图中发现了使用TimeDistributed层,平常自己没有用过这样的层,所以看官方文档和其他人的博客,发现有的博客理解的并不太正确,所以还是简单介绍下吧。只是个人理解,如有问题欢迎指出。

    TimeDistributed顾名思义就是使用时间序列来进行一系列张量操作。个人认为应该加上share这个单词,因为这个TimeDistributed都是共享权重信息的。下面进行例子验证:

应用于Dense层:

#coding:utf-8
from keras.models import Input,Model
from keras.layers import Dense,Conv2D,TimeDistributedinput_ = Input(shape=(12,8))
out = TimeDistributed(Dense(units=10))(input_)
#out = Dense(units=10)(input_)
model = Model(inputs=input_,outputs=out)
model.summary()

    一共有90个参数,8×10个weights,10个bias,序列长度一共是12个。从参数数量来看,这12个序列共享这90个训练参数,整个网络输出大小为(None,12,10)。但是这里,使用out = Dense(units=10)(input_)来代替out = TimeDistributed(Dense(units=10))(input_)也是可以的,输出和参数量都是一样的,不知道原因。

应用于Conv2D层:

from keras.models import Input,Model
from keras.layers import Dense,Conv2D,TimeDistributedinput_ = Input(shape=(12,32,32,3))
out = TimeDistributed(Conv2D(filters=32,kernel_size=(3,3),padding='same'))(input_)
model = Model(inputs=input_,outputs=out)
model.summary()

   结果为

Using TensorFlow backen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Layer (type)                 Output Shape              Param #   
=================================================================
input_1 (InputLayer)         (None, 12, 32, 32, 3)     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ime_distributed_1 (TimeDist (None, 12, 32, 32, 32)    896       
=================================================================
Total params: 896
Trainable params: 896
Non-trainable params: 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里12代表就是时间序列(一定注意不是batch,因为他使用的是shape而不是batch_shape),32,32,3指的是高,宽,通道数。卷积操作使用TimeDistributed就相当与这12个时间序列共享一个卷积层参数信息,无论时间序列值为多少,参数总量还是一定的。此处一共有896个参数,卷积核weights有3×3×3×32=864个,卷积核bias有32个。

    TimeDistributed在mask-rcnn的用法在于:对FPN网络输出的多层卷积特征进行共享参数。因此,个人认为TimeDistributed的真正意义在于使不同层的特征图共享权重。

这篇关于【Keras】TimeDistributed的理解和用法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1112441

相关文章

JDK21对虚拟线程的几种用法实践指南

《JDK21对虚拟线程的几种用法实践指南》虚拟线程是Java中的一种轻量级线程,由JVM管理,特别适合于I/O密集型任务,:本文主要介绍JDK21对虚拟线程的几种用法,文中通过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 目录一、参考官方文档二、什么是虚拟线程三、几种用法1、Thread.ofVirtual().start(

深入理解Mysql OnlineDDL的算法

《深入理解MysqlOnlineDDL的算法》本文主要介绍了讲解MysqlOnlineDDL的算法,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需要的朋友们下面随着小... 目录一、Online DDL 是什么?二、Online DDL 的三种主要算法2.1COPY(复制法)

Java8 Collectors.toMap() 的两种用法

《Java8Collectors.toMap()的两种用法》Collectors.toMap():JDK8中提供,用于将Stream流转换为Map,本文给大家介绍Java8Collector... 目录一、简单介绍用法1:根据某一属性,对对象的实例或属性做映射用法2:根据某一属性,对对象集合进行去重二、Du

Python中isinstance()函数原理解释及详细用法示例

《Python中isinstance()函数原理解释及详细用法示例》isinstance()是Python内置的一个非常有用的函数,用于检查一个对象是否属于指定的类型或类型元组中的某一个类型,它是Py... 目录python中isinstance()函数原理解释及详细用法指南一、isinstance()函数

Python中的sort方法、sorted函数与lambda表达式及用法详解

《Python中的sort方法、sorted函数与lambda表达式及用法详解》文章对比了Python中list.sort()与sorted()函数的区别,指出sort()原地排序返回None,sor... 目录1. sort()方法1.1 sort()方法1.2 基本语法和参数A. reverse参数B.

vue监听属性watch的用法及使用场景详解

《vue监听属性watch的用法及使用场景详解》watch是vue中常用的监听器,它主要用于侦听数据的变化,在数据发生变化的时候执行一些操作,:本文主要介绍vue监听属性watch的用法及使用场景... 目录1. 监听属性 watch2. 常规用法3. 监听对象和route变化4. 使用场景附Watch 的

Java Instrumentation从概念到基本用法详解

《JavaInstrumentation从概念到基本用法详解》JavaInstrumentation是java.lang.instrument包提供的API,允许开发者在类被JVM加载时对其进行修改... 目录一、什么是 Java Instrumentation主要用途二、核心概念1. Java Agent

Java 中 Optional 的用法及最佳实践

《Java中Optional的用法及最佳实践》在Java开发中,空指针异常(NullPointerException)是开发者最常遇到的问题之一,本篇文章将详细讲解Optional的用法、常用方... 目录前言1. 什么是 Optional?主要特性:2. Optional 的基本用法2.1 创建 Opti

Python函数的基本用法、返回值特性、全局变量修改及异常处理技巧

《Python函数的基本用法、返回值特性、全局变量修改及异常处理技巧》本文将通过实际代码示例,深入讲解Python函数的基本用法、返回值特性、全局变量修改以及异常处理技巧,感兴趣的朋友跟随小编一起看看... 目录一、python函数定义与调用1.1 基本函数定义1.2 函数调用二、函数返回值详解2.1 有返

Python中logging模块用法示例总结

《Python中logging模块用法示例总结》在Python中logging模块是一个强大的日志记录工具,它允许用户将程序运行期间产生的日志信息输出到控制台或者写入到文件中,:本文主要介绍Pyt... 目录前言一. 基本使用1. 五种日志等级2.  设置报告等级3. 自定义格式4. C语言风格的格式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