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前端中的异步方法Promise,Promise详解

2024-08-25 17:12

本文主要是介绍九、前端中的异步方法Promise,Promise详解,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文章目录

    • 1.Promise简介
      • 什么是promise
      • 为什么使用Promise
      • promise中的状态
    • 2.Promis的用法

1.Promise简介

什么是promise

Promise是异步编程的一种解决方案,它的构造函数是同步执行的,then 方法是异步执行的。

为什么使用Promise

在JavaScript的世界中,所有代码都是单线程执行的。但是,很多网络操作,浏览器事件,都必须是异步执行,以保证软件的执行效率,毕竟如果用户发一个请求,网站在请求期间直接卡住,用户什么操作都做不了,是一个很糟糕的体验。异步f方法执行后的同步处理可以用回调函数实现,回调函数形式如下:

function callback() {console.log('Done');
}
doSometing(){.....callBack()
}

但是这样存在一个问题,比如我们先要向服务器请求数据A,得到A后,再通过A向服务器请求B,得到B后还需要得到C,最后才能真正用C来处理我们的数据,这时候就会有三层回调!

getA(function(A) {getB(A, function(B) {getC(B, function(C) {console.log('得到最终结果: ' + C);}, failureCallback);}, failureCallback);
}, failureCallback);

阅读上面代码,是不是很难受,上述形成了经典的 回调地狱。Promise就是用来处理这样的问题的。现在用promise来重写写这样的逻辑:

getA().then(function(A) {return getB(A);
})
.then(function(B) {return getC(B);
})
.then(function(C) {console.log('得到最终结果: ' + C);
})
.catch(failureCallback);

这样是不是变得清晰很多啦!
我们可以发现,promise的链式操作减低了编码难度,代码可读性明显增强。

promise中的状态

promise对象仅有三种状态
pending(进行中)
fulfilled(已成功)
rejected(已失败)

pedding(初始状态):调用promise时,一开始就呈现出等待状态,遇到resolve或者reject之前,都处于这个状态,且可以改变,但如果确定了状态(fulfilled/reject),则结果将永远不变,不能再次修改

fulfilled(成功状态):在执行了resolve后,promise则会从pedding变成fulfilled,后续会进入.then 的回调函数中,在回调函数的第一个参数函数中可以获取到值

rejected(失败状态):在执行了reject后,promise状态会变成rejected,rejected函数传递的参数,可以在.then的第二个参数函数中获取的到,或者是在.catch获取到,但是如果程序上的错误,得通过.catch函数去拿到失败消息,在.then中是获取不了的

认真阅读下图,我们能够轻松了解promise整个流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Promis的用法

Promise对象是一个构造函数,用来生成Promise实例:

const p1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resolve('hello');
})
.then(result => result)
.catch(e => e);

Promise构造函数接受一个函数作为参数,该函数的两个参数分别是resolve和reject。

resolve:用于创建一个成功状态的Promise对象,可以之间在.then的成功回调中,获取resolve的值。

const p = Promise.resolve("成功");
p.then((res) => {console.log("----打印:", res); //----打印: 成功
});//该用法类似于
const p1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resolve("成功");
});
p1.then((res) => {console.log("----打印:p1", res); //----打印:p1 成功
});//后续代码中都会出现类似,或者另外中写法,尝试的时候,不能同时放出来执行

reject:这个方法跟Promise.resolve一样,只是作用不同,属于拒绝的状态;可以直接在.then的失败回调中,获取reject的值;也可以在.catch中获取;如果两者同时出现代码中,看看是catch写在前面还是.then函数写在前面 —业务中,拒绝状态用.then去执行回调,异常用.catch

const p = Promise.reject("失败");
p.then((res) => {console.log("----打印:", res); //不执行},(rej) => {console.log("----打印:", rej); //----打印: 失败}
);//另外写法 
p.then((res) => {console.log("----打印:p", res); //不执行},(rej) => {console.log("----打印:p", rej); //----打印:p 失败}
).catch((error) => {console.log("----打印:catch", error); //不执行
});//另外写法---基本没有吧catch写在第一个
p.catch((error) => {console.log("----打印:catch", error); //----打印:catch 失败
}).then((res) => {console.log("----打印:p", res); //不执行},(rej) => {console.log("----打印:p", rej); //不执行}
);//另外写法
p.then((res) => {console.log("----打印:p", res); //不执行
}).catch((error) => {console.log("----打印:catch", error); //----打印:catch 失败
});//该用法类似于
const p1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reject("失败");
});
p1.then((res) => {console.log("----打印:p1", res); //不执行},(rej) => {console.log("----打印:p1", rej); //----打印:p1 失败}
);

另外,Promise构建出来的实例存在以下方法:

  • then()
  • catch()
  • finally()

then():
then是实例状态发生改变时的回调函数,第一个参数是resolved状态的回调函数,第二个参数是rejected状态的回调函数

getJSON("/posts.json").then(function(json) {return json.post;
}).then(function(post) {// ...
});

catch:
catch()方法是 .then(null, rejection) 或 .then(undefined, rejection) 的别名,用于指定发生错误时的回调函数.

getJSON('/posts.json').then(function(posts) {// ...
}).catch(function(error) {// 处理 getJSON 和 前一个回调函数运行时发生的错误console.log('发生错误!', error);
});

finally()
finally()方法用于指定不管 Promise 对象最后状态如何,都会执行的操作

promise
.then(result => {···})
.catch(error => {···})
.finally(() => {···});

这篇关于九、前端中的异步方法Promise,Promise详解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1106158

相关文章

Java中流式并行操作parallelStream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Java中流式并行操作parallelStream的原理和使用方法》本文详细介绍了Java中的并行流(parallelStream)的原理、正确使用方法以及在实际业务中的应用案例,并指出在使用并行流... 目录Java中流式并行操作parallelStream0. 问题的产生1. 什么是parallelS

MySQL数据库双机热备的配置方法详解

《MySQL数据库双机热备的配置方法详解》在企业级应用中,数据库的高可用性和数据的安全性是至关重要的,MySQL作为最流行的开源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之一,提供了多种方式来实现高可用性,其中双机热备(M... 目录1. 环境准备1.1 安装mysql1.2 配置MySQL1.2.1 主服务器配置1.2.2 从

Linux kill正在执行的后台任务 kill进程组使用详解

《Linuxkill正在执行的后台任务kill进程组使用详解》文章介绍了两个脚本的功能和区别,以及执行这些脚本时遇到的进程管理问题,通过查看进程树、使用`kill`命令和`lsof`命令,分析了子... 目录零. 用到的命令一. 待执行的脚本二. 执行含子进程的脚本,并kill2.1 进程查看2.2 遇到的

MyBatis常用XML语法详解

《MyBatis常用XML语法详解》文章介绍了MyBatis常用XML语法,包括结果映射、查询语句、插入语句、更新语句、删除语句、动态SQL标签以及ehcache.xml文件的使用,感兴趣的朋友跟随小... 目录1、定义结果映射2、查询语句3、插入语句4、更新语句5、删除语句6、动态 SQL 标签7、ehc

详解SpringBoot+Ehcache使用示例

《详解SpringBoot+Ehcache使用示例》本文介绍了SpringBoot中配置Ehcache、自定义get/set方式,并实际使用缓存的过程,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者... 目录摘要概念内存与磁盘持久化存储:配置灵活性:编码示例引入依赖:配置ehcache.XML文件:配置

从基础到高级详解Go语言中错误处理的实践指南

《从基础到高级详解Go语言中错误处理的实践指南》Go语言采用了一种独特而明确的错误处理哲学,与其他主流编程语言形成鲜明对比,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Go语言中错误处理详细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目录1 Go 错误处理哲学与核心机制1.1 错误接口设计1.2 错误与异常的区别2 错误创建与检查2.1 基础

k8s按需创建PV和使用PVC详解

《k8s按需创建PV和使用PVC详解》Kubernetes中,PV和PVC用于管理持久存储,StorageClass实现动态PV分配,PVC声明存储需求并绑定PV,通过kubectl验证状态,注意回收... 目录1.按需创建 PV(使用 StorageClass)创建 StorageClass2.创建 PV

vite搭建vue3项目的搭建步骤

《vite搭建vue3项目的搭建步骤》本文主要介绍了vite搭建vue3项目的搭建步骤,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需要的朋友们下面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学... 目录1.确保Nodejs环境2.使用vite-cli工具3.进入项目安装依赖1.确保Nodejs环境

Python版本信息获取方法详解与实战

《Python版本信息获取方法详解与实战》在Python开发中,获取Python版本号是调试、兼容性检查和版本控制的重要基础操作,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使用sys和platform模块获取Python的主... 目录1. python版本号获取基础2. 使用sys模块获取版本信息2.1 sys模块概述2.1.1

Nginx搭建前端本地预览环境的完整步骤教学

《Nginx搭建前端本地预览环境的完整步骤教学》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Nginx搭建前端本地预览环境的完整步骤教学,文中的示例代码讲解详细,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跟随小编一起学习一下... 目录项目目录结构核心配置文件:nginx.conf脚本化操作:nginx.shnpm 脚本集成总结:对前端的意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