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偏序——常见问题解答

2024-08-23 16:08

本文主要是介绍二维偏序——常见问题解答,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一、定义

  • 对于每个点i,都可能有另外一些点的x、y坐标均小于等于点i的x、y坐标,这些点的数量即为点i的二维偏序值.
  • 在图1中,点A的二维偏序值为1,B的二维偏序值为2,点C的二维偏序值为0.
  • 图1
  • 在图2中,点A与点B的二维偏序值均为0.
  • 图2

二、具体过程

  • 很多地方都会直接告诉我们:按照第一维排序,再用树状数组处理第二维即可。但是最重要的并不是具体的运行步骤,而是这个方法里真正蕴含的算法设计的思想.
  • 为什么要按照第一维排序:对于每个点,显然只有它前面的点(x坐标小于等于该点)的数量有可能(换句话说,x坐标大于该点的那些点是绝对不可能被计入该点的二维偏序值的)被计入该点的二维偏序值.
  • 当然了,仅仅按照第一维排序是不能解决这一问题的,因为不能保证每个点前面的点的y坐标都小于等于这个点。换句话说,假设点i前面的某个点的y坐标大于点i的y坐标,那就不应当计入点i的二维偏序值.
  • 例如图3,该图中点A、B、C的二维偏序值均为0.
  • 图3

     

  • 为什么要使用树状数组:在二维偏序中,通过对每个点关于x坐标排序,我们得到了一个x轴坐标单调递增的点的序列。接下来要解决的问题,是怎么关于点i获取y坐标小于点i的点的数量。由于只有x坐标小于等于点i的点集需要被考虑(原因前面已经提到过,即只有x坐标小于等于点i的x坐标的点集有可能被计入点i的二维偏序值),
  • 我们可以从开头到末尾遍历已关于x轴排序每个点,每遍历到一个点,就将这个点的y坐标添加到树状数组中。这样,对于点i,只需要在树状数组中查询y坐标小于等于点i的y坐标的点的数量,即可获取该点的二维偏序值。在具体理解中,我们可以理解为树状数组在其中起到的作用类似一个垂直于y轴的"挡板"(如图4)。换句话说,这里使用的树状数组实际上是关于各个点的y坐标值的,这一点类似值域线段树.
  • 图4
  • 类似地,关于x轴的排序也可以理解为垂直于x轴的"挡板"(图5)(只画出了一部分以便于理解)

  • 图5

     

  • 由此可知,该二维偏序算法的正确性是由按照时间顺序(实际是x坐标的升序)不断向树状数组加点(实际只加了y坐标)保证的.

 


 代码如下(未经过严格测试):

#include<cstdio>
#include<iostream>
#include<queue>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MAXN=1000010;
int maxValue,tr[MAXN];
int lowbit(int x){return x&-x;
}
void add(int x,int k){for(int i=x;i<=maxValue;i+=lowbit(i)){tr[i]+=k;}
}
int sum(int l,int r){int ans=0;for(int i=r;i>0;i-=lowbit(i)){ans+=tr[i];}for(int i=l-1;i>0;i-=lowbit(i)){ans-=tr[i];}return ans;
}
struct Point{int a,b;bool operator <(const Point &another)const{return another.a<a;}
};
int pointCnt=0;
int main(){int n;scanf("%d%d",&n,&maxValue);priority_queue<Point> q;for(int i=1;i<=n;i++){int tmpA,tmpB;scanf("%d%d",&tmpA,&tmpB);Point tmp=Point{tmpA,tmpB};q.push(tmp);}while(!q.empty()){Point nowPoint=q.top();q.pop();int nowValue=nowPoint.b;cout<<sum(1,nowValue)<<endl;add(nowValue,1);}return 0;
}

 

这篇关于二维偏序——常见问题解答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1099854

相关文章

MySQL深分页进行性能优化的常见方法

《MySQL深分页进行性能优化的常见方法》在Web应用中,分页查询是数据库操作中的常见需求,然而,在面对大型数据集时,深分页(deeppagination)却成为了性能优化的一个挑战,在本文中,我们将... 目录引言:深分页,真的只是“翻页慢”那么简单吗?一、背景介绍二、深分页的性能问题三、业务场景分析四、

深入理解Go语言中二维切片的使用

《深入理解Go语言中二维切片的使用》本文深入讲解了Go语言中二维切片的概念与应用,用于表示矩阵、表格等二维数据结构,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需要的朋友们下面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学习吧... 目录引言二维切片的基本概念定义创建二维切片二维切片的操作访问元素修改元素遍历二维切片二维切片的动态调整追加行动态

Java 方法重载Overload常见误区及注意事项

《Java方法重载Overload常见误区及注意事项》Java方法重载允许同一类中同名方法通过参数类型、数量、顺序差异实现功能扩展,提升代码灵活性,核心条件为参数列表不同,不涉及返回类型、访问修饰符... 目录Java 方法重载(Overload)详解一、方法重载的核心条件二、构成方法重载的具体情况三、不构

SQL中如何添加数据(常见方法及示例)

《SQL中如何添加数据(常见方法及示例)》SQL全称为StructuredQueryLanguage,是一种用于管理关系数据库的标准编程语言,下面给大家介绍SQL中如何添加数据,感兴趣的朋友一起看看吧... 目录在mysql中,有多种方法可以添加数据。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方法及其示例。1. 使用INSERT I

Python中反转字符串的常见方法小结

《Python中反转字符串的常见方法小结》在Python中,字符串对象没有内置的反转方法,然而,在实际开发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需要反转字符串的场景,比如处理回文字符串、文本加密等,因此,掌握如何在Pyt... 目录python中反转字符串的方法技术背景实现步骤1. 使用切片2. 使用 reversed() 函

MySQL 中的 CAST 函数详解及常见用法

《MySQL中的CAST函数详解及常见用法》CAST函数是MySQL中用于数据类型转换的重要函数,它允许你将一个值从一种数据类型转换为另一种数据类型,本文给大家介绍MySQL中的CAST... 目录mysql 中的 CAST 函数详解一、基本语法二、支持的数据类型三、常见用法示例1. 字符串转数字2. 数字

Python中win32包的安装及常见用途介绍

《Python中win32包的安装及常见用途介绍》在Windows环境下,PythonWin32模块通常随Python安装包一起安装,:本文主要介绍Python中win32包的安装及常见用途的相关... 目录前言主要组件安装方法常见用途1. 操作Windows注册表2. 操作Windows服务3. 窗口操作

ModelMapper基本使用和常见场景示例详解

《ModelMapper基本使用和常见场景示例详解》ModelMapper是Java对象映射库,支持自动映射、自定义规则、集合转换及高级配置(如匹配策略、转换器),可集成SpringBoot,减少样板... 目录1. 添加依赖2. 基本用法示例:简单对象映射3. 自定义映射规则4. 集合映射5. 高级配置匹

深度解析Python装饰器常见用法与进阶技巧

《深度解析Python装饰器常见用法与进阶技巧》Python装饰器(Decorator)是提升代码可读性与复用性的强大工具,本文将深入解析Python装饰器的原理,常见用法,进阶技巧与最佳实践,希望可... 目录装饰器的基本原理函数装饰器的常见用法带参数的装饰器类装饰器与方法装饰器装饰器的嵌套与组合进阶技巧

Mysql常见的SQL语句格式及实用技巧

《Mysql常见的SQL语句格式及实用技巧》本文系统梳理MySQL常见SQL语句格式,涵盖数据库与表的创建、删除、修改、查询操作,以及记录增删改查和多表关联等高级查询,同时提供索引优化、事务处理、临时... 目录一、常用语法汇总二、示例1.数据库操作2.表操作3.记录操作 4.高级查询三、实用技巧一、常用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