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x5f3759df这个快速开方中的常数的数学依据和原理

2024-08-23 11:32

本文主要是介绍0x5f3759df这个快速开方中的常数的数学依据和原理,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Quake-III Arena (雷神之锤3)是90年代的经典游戏之一。

 

该系列的游戏不但画面和内容不错,而且即使计算机配置低,也能极其流畅地运行。这要归功于它3D引擎的开发者约翰-卡马克(John Carmack)。事实上早在90年代初DOS时代,只要能在PC上搞个小动画都能让人惊叹一番的时候,John Carmack就推出了石破天惊的Castle Wolfstein, 然后再接再励,doom, doomII, Quake...每次都把3-D技术推到极致。他的3D引擎代码资极度高效,几乎是在压榨PC机的每条运算指令。当初MS的Direct3D也得听取他的意见,修改了不少API。


最近,QUAKE的开发商ID SOFTWARE遵守GPL协议,公开了QUAKE-III的原代码,让世人有幸目睹Carmack传奇的3D引擎的原码。


我们知道,越底层的函数,调用越频繁。3D引擎归根到底还是数学运算。

那么找到最底层的数学运算函数(game/code/q_math.c),必然是精心编写的。里面有很多有趣的函数,很多都令人惊奇,估计我们几年时间都学不完。


在/code/game/q_math.c里发现了这样一段代码。

它的作用是将一个数开平方并取倒,经测试这段代码比(float)(1.0/sqrt(x))快4倍:

[cpp]  view plain copy
在CODE上查看代码片 派生到我的代码片
  1. float Q_rsqrt( float number )  
  2. {  
  3.     long i;  
  4.     float x2, y;  
  5.     const float threehalfs = 1.5F;  
  6.   
  7.     x2 = number * 0.5F;  
  8.     y  = number;  
  9.     i  = * ( long * ) &y;                       // evil floating point bit level hacking  
  10.     i  = 0x5f3759df - ( i >> 1 );               // what the fuck?  
  11.     y  = * ( float * ) &i;  
  12.     y  = y * ( threehalfs - ( x2 * y * y ) );   // 1st iteration  
  13. //  y  = y * ( threehalfs - ( x2 * y * y ) );   // 2nd iteration, this can be removed  
  14.   
  15. #ifndef Q3_VM  
  16. #ifdef __linux__  
  17.     assert( !isnan(y) ); // bk010122 - FPE?  
  18. #endif  
  19. #endif  
  20.     return y;  
  21. }  


函数返回1/sqrt(x),这个函数在图像处理中比sqrt(x)更有用。

注意到这个函数只用了一次叠代!(其实就是根本没用叠代,直接运算)。编译,实验,这个函数不仅工作的很好,而且比标准的sqrt()函数快4倍!要知道,编译器自带的函数,可是经过严格仔细的汇编优化的啊!


这个简洁的函数,最核心,也是最让人费解的,就是标注了“what the fuck?”的一句:i = 0x5f3759df - ( i >> 1 );


再加上y = y * ( threehalfs - ( x2 * y * y ) );

两句话就完成了开方运算!而且注意到,核心那句是定点移位运算,速度极快!特别在很多没有乘法指令的RISC结构CPU上,这样做是极其高效的。


算法的原理其实不复杂,就是牛顿迭代法,用x-f(x)/f'(x)来不断的逼近f(x)=a的根。

简单来说比如求平方根,f(x)=x^2=a ,f'(x)= 2*x,f(x)/f'(x)=x/2,把f(x)代入x-f(x)/f'(x)后有(x+a/x)/2,现在
我们选a=5,选一个猜测值比如2,那么我们可以这么算

 

5/2 = 2.5;

(2.5+2)/2 = 2.25;

5/2.25 = xxx;

(2.25+xxx)/2 = xxxx

...


这样反复迭代下去,结果必定收敛于sqrt(5),没错,一般的求平方根都是这么算的,但是卡马克(quake3作者)真正牛B的地
方是他选择了一个神秘的常数0x5f3759df 来计算那个猜测值,就是我们加注释的那一行,那一行算出的值非常接近1/sqrt(n),这样我们只需要2次牛顿迭代就可以达到我们所需要的精度.好吧 如果这个还不算NB,接着看:



普渡大学的数学家Chris Lomont看了以后觉得有趣,决定要研究一下卡马克弄出来的这个猜测值有什么奥秘。Lomont也是个
牛人,在精心研究之后从理论上也推导出一个最佳猜测值,和卡马克的数字非常接近, 0x5f37642f。卡马克真牛,他是外星人吗?


传奇并没有在这里结束。Lomont计算出结果以后非常满意,于是拿自己计算出的起始值和卡马克的神秘数字做比赛,看看谁的
数字能够更快更精确的求得平方根。结果是卡马克赢了... 谁也不知道卡马克是怎么找到这个数字的。


最后Lomont怒了,采用暴力方法一个数字一个数字试过来,终于找到一个比卡马克数字要好上那么一丁点的数字,虽然实际上
这两个数字所产生的结果非常近似,这个暴力得出的数字是0x5f375a86。


Lomont为此写下一篇论文,"Fast Inverse Square Root"。

最后,给出最精简的1/sqrt()函数:

[cpp]  view plain copy
在CODE上查看代码片 派生到我的代码片
  1. float InvSqrt(float x)  
  2. {  
  3.     float xhalf = 0.5f * x;  
  4.     int i = *(int *)&x;  
  5.     i = 0x5f3759df - (i>>1);  
  6.     x = *(float *)&i;  
  7.     x = x * (1.5f - xhalf * x * x);  
  8.     return x;  
  9. }  

同时:


单精度的浮点数结构是这样:
那么现在,每个正浮点数 y 可以用尾数和指数的形式写成  2^e(1+m),其中 m 是尾数部分,取值范围是  [0, 1);e 是指数部分,一个整数。每个浮点数所对应的「整数形式」则可以用 EL+M表示,其中 L 是指数部分需要的位移次数(用 2 的幂表示),E 和 M 是指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的整数版本。两者之间的关系是
\left\{ \begin{array}{ll}E  =  e + B \\M  =  mL\end{array} \right.
对单精度浮点而言, L=2^{23},B=127

考虑对数  \log_2 y=e+\log_2(1+m),由于 m\in\left[0, 1\right)\log_2(1+m)\in\left[0,1\right),取近似 \log_2(1+m)\approx m+\delta,可以算出整体「偏差」最小的 \delta=0.0430357 ,此时两者基本相当。因此我们可以说 

\log_2 y\approx e+m+\delta……………… (1)

那么,对于 y 的整数形式 Y 而言,展开并带代入 (1) 有:
Y & = & EL+M\\&= &L(e+B+m) \\& \approx & L(\log_2 y + B - \delta)


\log_2 y\approx {Y \over L}-(B-\delta)………………(2)

那么对于  y'={1 \over \sqrt{y}}来说, \log_2{y'}\approx -{1\over 2}\log_2 y,代入 (2) 得:
{Y' \over L}-(B-\delta)={1 \over 2}\left[(B-\delta)-{Y\over L}\right]
解得
Y'={3 \over 2}L(B-\delta)-{1 \over 2}Y
这个就是代码
i  = 0x5F3759DF - ( i >> 1 );
的秘密所在。0x5F3759DF 的具体取值是根据 δ 变的,至于卡马克为啥用 0x5F3759DF 而不是其他相近的值,估计是做实验测的吧……

同时:

假设原浮点数为0EM,

E为8位指数部分,M为23位尾数部分。

位操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新的浮点数的e = -(e0)/2

我们知道E = e0+127

而我们想让位操作后的E'=-e0/2+127

右移一位可以得到:

E_s = E/2 = e0/2 + 127/2

如果我们用190去减E_s, 就可以得到

E_1 = 190-E_s=190-e0/2-63=-e0/2+127

而190正是这个魔法数的第31-23位。


因此这个魔法数帮助我们得到了正确的新浮点数的指数部分。小数部分则比较复杂,因为在原指数部分为奇数的情况下右移一位会无端端给尾数增加1/2,且相减后尾数可能会借用指数部分导致指数变小,因此通过调整尾数来修正。如需详细了解可参考这篇paper: lomont.org/Math/Papers/


需要指出现在的Intel CPU已经提供快速rsqrt指令,所以无需自己去实现这个算法。


这篇关于0x5f3759df这个快速开方中的常数的数学依据和原理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1099252

相关文章

深入浅出Spring中的@Autowired自动注入的工作原理及实践应用

《深入浅出Spring中的@Autowired自动注入的工作原理及实践应用》在Spring框架的学习旅程中,@Autowired无疑是一个高频出现却又让初学者头疼的注解,它看似简单,却蕴含着Sprin... 目录深入浅出Spring中的@Autowired:自动注入的奥秘什么是依赖注入?@Autowired

从原理到实战解析Java Stream 的并行流性能优化

《从原理到实战解析JavaStream的并行流性能优化》本文给大家介绍JavaStream的并行流性能优化:从原理到实战的全攻略,本文通过实例代码给大家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工作具有一定的... 目录一、并行流的核心原理与适用场景二、性能优化的核心策略1. 合理设置并行度:打破默认阈值2. 避免装箱

Python多线程实现大文件快速下载的代码实现

《Python多线程实现大文件快速下载的代码实现》在互联网时代,文件下载是日常操作之一,尤其是大文件,然而,网络条件不稳定或带宽有限时,下载速度会变得很慢,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Python实现多线程下载... 目录引言一、多线程下载原理二、python实现多线程下载代码说明:三、实战案例四、注意事项五、总结引

Python中的filter() 函数的工作原理及应用技巧

《Python中的filter()函数的工作原理及应用技巧》Python的filter()函数用于筛选序列元素,返回迭代器,适合函数式编程,相比列表推导式,内存更优,尤其适用于大数据集,结合lamb... 目录前言一、基本概念基本语法二、使用方式1. 使用 lambda 函数2. 使用普通函数3. 使用 N

C#使用Spire.XLS快速生成多表格Excel文件

《C#使用Spire.XLS快速生成多表格Excel文件》在日常开发中,我们经常需要将业务数据导出为结构清晰的Excel文件,本文将手把手教你使用Spire.XLS这个强大的.NET组件,只需几行C#... 目录一、Spire.XLS核心优势清单1.1 性能碾压:从3秒到0.5秒的质变1.2 批量操作的优雅

MyBatis-Plus 与 Spring Boot 集成原理实战示例

《MyBatis-Plus与SpringBoot集成原理实战示例》MyBatis-Plus通过自动配置与核心组件集成SpringBoot实现零配置,提供分页、逻辑删除等插件化功能,增强MyBa... 目录 一、MyBATis-Plus 简介 二、集成方式(Spring Boot)1. 引入依赖 三、核心机制

redis和redission分布式锁原理及区别说明

《redis和redission分布式锁原理及区别说明》文章对比了synchronized、乐观锁、Redis分布式锁及Redission锁的原理与区别,指出在集群环境下synchronized失效,... 目录Redis和redission分布式锁原理及区别1、有的同伴想到了synchronized关键字

Mybatis-Plus 3.5.12 分页拦截器消失的问题及快速解决方法

《Mybatis-Plus3.5.12分页拦截器消失的问题及快速解决方法》作为Java开发者,我们都爱用Mybatis-Plus简化CRUD操作,尤其是它的分页功能,几行代码就能搞定复杂的分页查询... 目录一、问题场景:分页拦截器突然 “失踪”二、问题根源:依赖拆分惹的祸三、解决办法:添加扩展依赖四、分页

c++日志库log4cplus快速入门小结

《c++日志库log4cplus快速入门小结》文章浏览阅读1.1w次,点赞9次,收藏44次。本文介绍Log4cplus,一种适用于C++的线程安全日志记录API,提供灵活的日志管理和配置控制。文章涵盖... 目录简介日志等级配置文件使用关于初始化使用示例总结参考资料简介log4j 用于Java,log4c

Linux中的HTTPS协议原理分析

《Linux中的HTTPS协议原理分析》文章解释了HTTPS的必要性:HTTP明文传输易被篡改和劫持,HTTPS通过非对称加密协商对称密钥、CA证书认证和混合加密机制,有效防范中间人攻击,保障通信安全... 目录一、什么是加密和解密?二、为什么需要加密?三、常见的加密方式3.1 对称加密3.2非对称加密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