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Intent在活动之间传递数据

2024-08-23 09:52

本文主要是介绍使用Intent在活动之间传递数据,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文章目录

  • 使用Intent在活动之间传递数据
    • 向下一个活动传递数据
    • 返回数据给上一个活动

使用Intent在活动之间传递数据

向下一个活动传递数据

经过前面几节的学习,你已经对Intent有了一定的了解。不过到目前为止,我们都只是简单地使用Intent来启动一个活动,其实Intent还可以在启动活动的时候传递数据,下面我们来一起看一下。

在启动活动时传递数据的思路很简单,Intent中提供了一系列putExtra()方法的重载,可以把我们想要传递的数据暂存在Intent中,启动了另一个活动后,只需要把这些数据再从Intent中取出就可以了

比如说FirstActivity中有一个字符串,现在想把这个字符串传递到SecondActivity中,你就可以这样编写:

button1.setOnClickListener(new View.OnClickListen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lick(View v) {
String data = "Hello SecondActivity";
Intent intent = new Intent(FirstActivity.this, SecondActivity.class);
intent.putExtra("extra_data", data);
startActivity(intent);
}
});

这里我们还是使用显式Intent的方式来启动SecondActivity,并通过putExtra()方法传递了一个字符串。注意这里putExtra()方法接收两个参数,第一个参数是键,用于后面从Intent中取值,第二个参数才是真正要传递的数据

然后我们在SecondActivity中将传递的数据取出,并打印出来,代码如下所示:

public class SecondActivity extends AppCompatActivity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Create(Bundle savedInstanceState) {
super.onCreate(savedInstanceState);
setContentView(R.layout.second_layout);
Intent intent = getIntent();
String data = intent.getStringExtra("extra_data");
Log.d("SecondActivity", data);
}
}

首先可以通过getIntent()方法获取到用于启动SecondActivity的Intent,然后调

用getStringExtra()方法,传入相应的键值,就可以得到传递的数据了。这里由于我们传递的是字符串,所以使用getStringExtra()方法来获取传递的数据。如果传递的是整型数据,则使用getIntExtra()方法;如果传递的是布尔型数据,则使用getBooleanExtra()方法,以此类推。

返回数据给上一个活动

既然可以传递数据给下一个活动,那么能不能够返回数据给上一个活动呢?答案是肯定的。不过不同的是,返回上一个活动只需要按一下Back键就可以了,并没有一个用于启动活动的Intent来传递数据。通过查阅文档你会发现,Activity中还有一个startActivityForResult()方法也是用于启动活动的,但这个方法期望在活动销毁的时候能够返回一个结果给上一个活动。

毫无疑问,这就是我们所需要的。startActivityForResult()方法接收两个参数,第一个参数还是Intent,第二个参数是请求码,用于在之后的回调中判断数据的来源。我们还是来实战一下,修改FirstActivity中按钮的点击事件,代码如下所示:

button1.setOnClickListener(new View.OnClickListen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lick(View v) {
Intent intent = new Intent(FirstActivity.this, SecondActivity.class);
startActivityForResult(intent, 1);
}
});

这里我们使用了startActivityForResult()方法来启动SecondActivity,请求码只要是一个唯一值就可以了,这里传入了1。接下来我们在SecondActivity中给按钮注册点击事件,并在点击事件中添加返回数据的逻辑,代码如下所示:

public class SecondActivity extends AppCompatActivity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Create(Bundle savedInstanceState) {
super.onCreate(savedInstanceState);
setContentView(R.layout.second_layout);
Button button2 = (Button) findViewById(R.id.button_2);
button2.setOnClickListener(new View.OnClickListen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lick(View v) {
Intent intent = new Intent();
intent.putExtra("data_return", "Hello FirstActivity");
setResult(RESULT_OK, intent);
finish();
}
});
}
}

可以看到,我们还是构建了一个Intent,只不过这个Intent仅仅是用于传递数据而已,它没有指定任何的“意图”。紧接着把要传递的数据存放在Intent中,然后调用了setResult()方法。这个方法非常重要,是专门用于向上一个活动返回数据的。setResult()方法接收两个参数,第一个参数用于向上一个活动返回处理结果,一般只使用RESULT_OK或RESULT_CANCELED这两个值,第二个参数则把带有数据的Intent传递回去,然后调用了finish()方法来销毁当前活动。

由于我们是使用startActivityForResult()方法来启动SecondActivity的,在SecondActivity被销毁之后会回调上一个活动的onActivityResult()方法,因此我们需要在FirstActivity中重写这个方法来得到返回的数据,如下所示: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ActivityResult(int requestCode, int resultCode, Intent data) {
switch (requestCode) {
case 1:
if (resultCode == RESULT_OK) {
String returnedData = data.getStringExtra("data_return");
Log.d("FirstActivity", returnedData);
}
break;
default:
}
}

onActivityResult()方法带有三个参数,第一个参数requestCode,即我们在启动活动时传入的请求码。第二个参数resultCode,即我们在返回数据时传入的处理结果。第三个参数data,即携带着返回数据的Intent。由于在一个活动中有可能调用startActivityForResult()方法去启动很多不同的活动,每一个活动返回的数据都会回调到onActivityResult()这个方法中,因此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通过检查requestCode的值来判断数据来源。确定数据是从SecondActivity返回的之后,我们再通过resultCode的值来判断处理结果是否成功。最后从data中取值并打印出来,这样就完成了向上一个活动返回数据的工作。

重新运行程序,在FirstActivity的界面点击按钮会打开SecondActivity,然后在SecondActivity界面点击Button 2按钮会回到FirstActivity,这时查看logcat的打印信息,如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可以看到,SecondActivity已经成功返回数据给FirstActivity了。

这时候你可能会问,如果用户在SecondActivity中并不是通过点击按钮,而是通过按下Back键回到FirstActivity,这样数据不就没法返回了吗?没错,不过这种情况还是很好处理的,我们可以通过在SecondActivity中重写onBackPressed()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代码如下所示:

@Override
public void onBackPressed() {
Intent intent = new Intent();
intent.putExtra("data_return", "Hello FirstActivity");
setResult(RESULT_OK, intent);
finish();
}

这样的话,当用户按下Back键,就会去执行onBackPressed()方法中的代码,我们在这里添加返回数据的逻辑就行了。

如果对你有帮助,就一键三连呗(点赞+收藏+关注),我会持续更新更多干货~~

这篇关于使用Intent在活动之间传递数据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1099047

相关文章

Android Paging 分页加载库使用实践

《AndroidPaging分页加载库使用实践》AndroidPaging库是Jetpack组件的一部分,它提供了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来处理大型数据集的分页加载,本文将深入探讨Paging库... 目录前言一、Paging 库概述二、Paging 3 核心组件1. PagingSource2. Pager3.

python使用try函数详解

《python使用try函数详解》Pythontry语句用于异常处理,支持捕获特定/多种异常、else/final子句确保资源释放,结合with语句自动清理,可自定义异常及嵌套结构,灵活应对错误场景... 目录try 函数的基本语法捕获特定异常捕获多个异常使用 else 子句使用 finally 子句捕获所

C++11右值引用与Lambda表达式的使用

《C++11右值引用与Lambda表达式的使用》C++11引入右值引用,实现移动语义提升性能,支持资源转移与完美转发;同时引入Lambda表达式,简化匿名函数定义,通过捕获列表和参数列表灵活处理变量... 目录C++11新特性右值引用和移动语义左值 / 右值常见的左值和右值移动语义移动构造函数移动复制运算符

Python对接支付宝支付之使用AliPay实现的详细操作指南

《Python对接支付宝支付之使用AliPay实现的详细操作指南》支付宝没有提供PythonSDK,但是强大的github就有提供python-alipay-sdk,封装里很多复杂操作,使用这个我们就... 目录一、引言二、准备工作2.1 支付宝开放平台入驻与应用创建2.2 密钥生成与配置2.3 安装ali

C#中lock关键字的使用小结

《C#中lock关键字的使用小结》在C#中,lock关键字用于确保当一个线程位于给定实例的代码块中时,其他线程无法访问同一实例的该代码块,下面就来介绍一下lock关键字的使用... 目录使用方式工作原理注意事项示例代码为什么不能lock值类型在C#中,lock关键字用于确保当一个线程位于给定实例的代码块中时

MySQL 强制使用特定索引的操作

《MySQL强制使用特定索引的操作》MySQL可通过FORCEINDEX、USEINDEX等语法强制查询使用特定索引,但优化器可能不采纳,需结合EXPLAIN分析执行计划,避免性能下降,注意版本差异... 目录1. 使用FORCE INDEX语法2. 使用USE INDEX语法3. 使用IGNORE IND

C# $字符串插值的使用

《C#$字符串插值的使用》本文介绍了C#中的字符串插值功能,详细介绍了使用$符号的实现方式,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需要的朋友们下面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学习吧... 目录$ 字符使用方式创建内插字符串包含不同的数据类型控制内插表达式的格式控制内插表达式的对齐方式内插表达式中使用转义序列内插表达式中使用

flask库中sessions.py的使用小结

《flask库中sessions.py的使用小结》在Flask中Session是一种用于在不同请求之间存储用户数据的机制,Session默认是基于客户端Cookie的,但数据会经过加密签名,防止篡改,... 目录1. Flask Session 的基本使用(1) 启用 Session(2) 存储和读取 Se

Java Thread中join方法使用举例详解

《JavaThread中join方法使用举例详解》JavaThread中join()方法主要是让调用改方法的thread完成run方法里面的东西后,在执行join()方法后面的代码,这篇文章主要介绍... 目录前言1.join()方法的定义和作用2.join()方法的三个重载版本3.join()方法的工作原

Spring AI使用tool Calling和MCP的示例详解

《SpringAI使用toolCalling和MCP的示例详解》SpringAI1.0.0.M6引入ToolCalling与MCP协议,提升AI与工具交互的扩展性与标准化,支持信息检索、行动执行等... 目录深入探索 Spring AI聊天接口示例Function CallingMCPSTDIOSSE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