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网络版本计算器

2024-08-21 03:36

本文主要是介绍【计算机网络】网络版本计算器,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此前我们关于TCP协议一直写的都是直接recv或者read,有了字节流的概念后,我们知道这样直接读可能会出错,所以我们如何进行分割完整报文?这就需要报头来解决了!

但当前我们先不谈这个话题,先从头开始。

将会着重理解OSI 7层模型中传输层向上的3层,并编码进行解释。

而恰好tcp/ip模型是4层(或5层),将OSI上三层统一压缩为1层应用层了,这究竟又有什么关系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我们实际编程中也正是按照这种模式进行编写的。

目录

  • 1. 服务端
    • 1.1 会话层
    • 1.2 表示层
    • 1.3 应用层
  • 2. 客户端
    • 2.1表示层
  • 3. 完整代码:

1. 服务端

1.1 会话层

会话层是一个什么意思?
通俗理解就是建立连接与断开连接,也就是connect与accept

我们都是在server的hpp文件中进行的:

下段代码是一个大概的流程,这也就是编码实现会话层

int fd = accept...IO_service(fd等需要的参数...)close(fd)

1.2 表示层

这段话确实抽象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通俗理解就是:两个通信的主机按照一定的格式进行传输信息:即按照相同的请求协议与响应协议进行转化(序列化和反序列化)传输数据。

在之前的基于tcp的网络服务程序中,我们表面没有体现出这个,但实际上我们传输的协议就是传输字符串,这也是我们约定好的。

这层也是我们今天的重点。

由于我们当前是基于结构体传输(请求协议与响应协议),但是由于技术原因与业务原因导致直接使用结构体传输会导致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我们序列化为固定格式的字符串进行传输,在反序列为你需要的协议格式进行操作。这是我们在应用层自定义协议就已经说过的了。
但因为是字节流的原因,所以recv或read到的字符串不一定是完整的请求,因此需要添加报头进行解决。

我们先来解决序列化与反序列化的问题。
其中序列化我们可以手写,也可以借助各种各样的库文件进行操作,这里我们选择使用json,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可视化:


关于json我们可以大概的了解一下,熟悉一下接口即可。

class Request
{
public:Request(int x, int y, char oper): _x(x),_y(y),_oper(oper){}Request(){}void Serialization(std::string *out){Json::Value root;root["x"] = _x;root["y"] = _y;root["oper"] = _oper;Json::StyledWriter writer;// Json::FastWriter writer;*out = writer.write(root);}void Deserialization(const std::string &in){Json::Reader reader;Json::Value root;reader.parse(in, root);_x = root["x"].asInt();_y = root["y"].asInt();_oper = root["oper"].asInt();}void Print(){std::cout << _x << std::endl;std::cout << _y << std::endl;std::cout << _oper << std::endl;}~Request(){}public:int _x;int _y;int _oper;
};int main()
{Request req(1, 1, '*');std::string str;req.Serialization(&str);std::cout << str << std::endl;Request req1;req.Deserialization(str);req.Print();return 0;
}

注意由于json是第三方库,记得编译时-ljsoncpp
验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尽管我们现在是在进行序列化与反序列化,但是在序列化与反序列化前总得有请求请求协议与响应协议吧。


class Request
{
public:Request(int x, int y, char oper): _x(x),_y(y),_oper(oper){}Request(){}~Request(){}public:int _x;int _y;int _oper;
};class Response
{
public:Response(): _code(0),_desc("sucess"){}~Response(){}public:int _result;int _code; // 0:sucess, 1:div zero, 2:mod zero, 3:invalid operstd::string _desc;
};

上段代码就是两个协议的基本内容。

因此我们现在即可构建请求协议与响应协议的序列化与反序列化,没错,每种协议都需要构建序列化与反序列化:
当客户端构建数据构需要序列化再传输,服务端接收后再反序列化;
服务端处理完数据后再将响应协议对象序列化传输,客户端再反序列化得到结果。

这张图就很形象的展示了过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但是我们还需要解决如何获得的是一个完整的请求的问题,我们已经说过解决方案了,那就是添加报头,于是我们进一步完善协议。

那么添加的报头是怎样的格式?

"len"\r\n{json串}\r\n

这种形式是非常通用的,我们在HTTP协议中也可以看到这种形式的影子。

现在解释一下参数
len就是json串的长度,\r\n本质上就是换行,这样的健壮性更强(\r是回退到初始行,\n换行,但现在我们的\n基本上都包含了换行到新行的开头的功能了。)

现在解释一下为什么这么做:

// "le --> 残缺报文
// "len"\r\n{json} --> 残缺报文
// "len"\r\n{json}\r\n --> 完整报文
// "len"\r\n{json}\r\n"len"\r\n{jso --> 冗余报文
// "len"\r\n{json}\r\n"len"\r\n{json}\r\n"len"\r\n{json}\r\n --> 冗余报文

因为面向字节流,所以我们有可能得到的数据是以上样子,当我们这样设计报头时,不论何种情况都可以处理。
假设是第一种情况:我们先find \r\n,若是没有则说明当前是不完整的报文,继续recv即可。
若是第二种:我们由于find到了\r\b,所以就可得知json串的具体长度,根据具体长度得到是否为完整的报文。
若是第四/五种:我们直接截取最前方的完整报文即可。

故此时我们即可设计添加报头。

// 添加报头
std::string sep = "\r\n";std::string EnHeader(const std::string &packagestream)
{int len = packagestream.size();std::string ret = std::to_string(len);return ret + sep + packagestream + sep;
}// 注意这里我们传参是非const,原因在于当得到不完整报文返回时,还能续接。(具体可以在完整代码中体现)
std::string DeHeader(std::string &packagestream)
{// 还没有读到lenauto pos = packagestream.find(sep);if (pos == std::string::npos){return {}; }// 检查是否为一个完整的json串int len = std::stoi(packagestream.substr(0, pos));int total = pos + len + 2 * sep.size();if (total > packagestream.size()){return {};}// 至少有一个完整的json串std::string ret = packagestream.substr(pos + sep.size(), len);packagestream = packagestream.erase(0, total);return ret;
}

如此准备工作便都做好了。

可以进行传输与接收了。

while (true)
{int n = socket->Recv(&messagequeue);if (n <= 0){break;}// 2. 去报头std::string ret = DeHeader(messagequeue);if (ret.size() == 0){continue;}// 3. 一个完整的报文,进行反序列化// 只是利用工厂模式造了一个请求协议智能指针,无需重点关注,重点是进行序列化std::shared_ptr<Request> req = Bulider::GetReq();req->Deserialization(ret);// 4. 执行业务std::shared_ptr<Response> resp = _func(req);// 5. 序列化std::string jsonmessage;resp->Serialization(&jsonmessage);// 6. 添加报头jsonmessage = EnHeader(jsonmessage);// 7. 发送数据n = socket->Send(jsonmessage);if (n < 0){break;}
}

1.3 应用层

应用层就是处理我们的业务的,
我们上段代码的第四步就是应用层。

这里根据我们制作的网络计算机设计对应的业务即可。

class Calculator
{
public:Calculator(){}std::shared_ptr<Response> calculate(std::shared_ptr<Request> req){std::shared_ptr<Response> resp = std::make_shared<Response>();std::cout << req->_x << req->_oper << req->_y << std::endl;switch (req->_oper){case '+':resp->_result = req->_x + req->_y;break;case '-':resp->_result = req->_x - req->_y;break;case '*':resp->_result = req->_x * req->_y;break;case '/':{if (req->_y == 0){resp->_code = 1;resp->_desc = "div zero";}else{resp->_result = req->_x / req->_y;}}break;case '%':{if (req->_y == 0){resp->_code = 2;resp->_desc = "mod zero";}else{resp->_result = req->_x % req->_y;}}break;default:{resp->_code = 3;resp->_desc = "illegal operation";}break;}return resp;}~Calculator(){}
};

最后将3层整合在一起即可,这些便都是套路了,在完整代码中即可看到。

2. 客户端

本质上与服务端是很相似的,只是那几个步骤变了变顺序而已。

2.1表示层

while (true)
{// 构建数据std::shared_ptr<Request> req = Bulider::GetReq();req->_x = rand() % 10;req->_y = rand() % 10;req->_oper = oper[req->_y % oper.size()];// 序列化数据std::string reqstr;req->Serialization(&reqstr);// 添加报头reqstr = EnHeader(reqstr);// 发送数据int n = sockclient->Send(reqstr);// 接收数据std::string recvstr;while (true){n = sockclient->Recv(&recvmessage);if (n < 0){break;}// 去报头recvstr = DeHeader(recvmessage);if (recvstr.size() == 0){continue;}break;}// 反序列化std::shared_ptr<Response> resp = Bulider::GetResp();resp->Deserialization(recvstr);
}

3. 完整代码:

Gitee代码展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完~

这篇关于【计算机网络】网络版本计算器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1092006

相关文章

在macOS上安装jenv管理JDK版本的详细步骤

《在macOS上安装jenv管理JDK版本的详细步骤》jEnv是一个命令行工具,正如它的官网所宣称的那样,它是来让你忘记怎么配置JAVA_HOME环境变量的神队友,:本文主要介绍在macOS上安装... 目录前言安装 jenv添加 JDK 版本到 jenv切换 JDK 版本总结前言China编程在开发 Java

Linux中压缩、网络传输与系统监控工具的使用完整指南

《Linux中压缩、网络传输与系统监控工具的使用完整指南》在Linux系统管理中,压缩与传输工具是数据备份和远程协作的桥梁,而系统监控工具则是保障服务器稳定运行的眼睛,下面小编就来和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它... 目录引言一、压缩与解压:数据存储与传输的优化核心1. zip/unzip:通用压缩格式的便捷操作2.

使用jenv工具管理多个JDK版本的方法步骤

《使用jenv工具管理多个JDK版本的方法步骤》jenv是一个开源的Java环境管理工具,旨在帮助开发者在同一台机器上轻松管理和切换多个Java版本,:本文主要介绍使用jenv工具管理多个JD... 目录一、jenv到底是干啥的?二、jenv的核心功能(一)管理多个Java版本(二)支持插件扩展(三)环境隔

MySQL版本问题导致项目无法启动问题的解决方案

《MySQL版本问题导致项目无法启动问题的解决方案》本文记录了一次因MySQL版本不一致导致项目启动失败的经历,详细解析了连接错误的原因,并提供了两种解决方案:调整连接字符串禁用SSL或统一MySQL... 目录本地项目启动报错报错原因:解决方案第一个:第二种:容器启动mysql的坑两种修改时区的方法:本地

基于Python开发一个有趣的工作时长计算器

《基于Python开发一个有趣的工作时长计算器》随着远程办公和弹性工作制的兴起,个人及团队对于工作时长的准确统计需求日益增长,本文将使用Python和PyQt5打造一个工作时长计算器,感兴趣的小伙伴可... 目录概述功能介绍界面展示php软件使用步骤说明代码详解1.窗口初始化与布局2.工作时长计算核心逻辑3

conda安装GPU版pytorch默认却是cpu版本

《conda安装GPU版pytorch默认却是cpu版本》本文主要介绍了遇到Conda安装PyTorchGPU版本却默认安装CPU的问题,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 目录一、问题描述二、网上解决方案罗列【此节为反面方案罗列!!!】三、发现的根本原因[独家]3.1 p

Redis指南及6.2.x版本安装过程

《Redis指南及6.2.x版本安装过程》Redis是完全开源免费的,遵守BSD协议,是一个高性能(NOSQL)的key-value数据库,Redis是一个开源的使用ANSIC语言编写、支持网络、... 目录概述Redis特点Redis应用场景缓存缓存分布式会话分布式锁社交网络最新列表Redis各版本介绍旧

IIS 7.0 及更高版本中的 FTP 状态代码

《IIS7.0及更高版本中的FTP状态代码》本文介绍IIS7.0中的FTP状态代码,方便大家在使用iis中发现ftp的问题... 简介尝试使用 FTP 访问运行 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ices (IIS) 7.0 或更高版本的服务器上的内容时,IIS 将返回指示响应状态的数字代

Linux网络配置之网桥和虚拟网络的配置指南

《Linux网络配置之网桥和虚拟网络的配置指南》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Linux中配置网桥和虚拟网络的相关方法,文中的示例代码讲解详细,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跟随小编一起学习一下... 一、网桥的配置在linux系统中配置一个新的网桥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步骤:1.为yum仓库做准备,安装组件epel-re

python如何下载网络文件到本地指定文件夹

《python如何下载网络文件到本地指定文件夹》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python如何实现下载网络文件到本地指定文件夹,文中的示例代码讲解详细,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跟随小编一起学习一下...  在python中下载文件到本地指定文件夹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使用requests库处理HTTP请求,并结合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