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观海微电子)——DC-DC和LDO的原理及应用区别

2024-06-23 17:04

本文主要是介绍(南京观海微电子)——DC-DC和LDO的原理及应用区别,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LDO: 

低压差线性稳压器,故名思意为线性的稳压器,仅能使用在降压应用中,也就是输出电压必需小于输入电压。

优点:稳定性好,负载响应快,输出纹波小。

缺点: 效率低,输入输出的电压差不能太大,负载不能太大,目前最大的LDO为5A,但要保证5A的输出还有很多的限制条件。

LDO的基本原理

该电路由串联调整管VT(PNP晶体管,注:实际应用中,此处常用的是P沟道场效应管)、取样电阻R1和R2、比较放大器A组成。

        取样电压Uin,加在比较器A的同相输入端,与加在反相输入端的基准电压Uref(Uout*R2/(R1+R2))相比较, 两者的差值经放大器A放大后,Uout=(U+-U-)*A注A為比較放大器的倍数,控制串联调整管的压降,从而稳定输出电压。 当输出电压Uout降低时,基准电压Uref与取样电压Uin的差值增加,比较放大器输出的驱动电流增加,串联调整管压降减小,从而使输出电压升高。

         相反,若输出电压Uout超过所需要的设定值,比较放大器输出的前驱动电流减小,从而使输出电压降低。 供电过程中,输出电压校正连续进行,调整时间只受比较放大器和输出晶体管回路反应速度的限制。 应当说明,实际的线性稳压器还应当具有许多其它的功能,比如负载短路保护、过压关断、过热关断、反接保护等,而且串联调整管也可以采用MOSFET。

LDO的负载调整率越小,说明LDO抑制负载干扰的能力越强。

LDO的线性调整率越小,输入电压变化对输出电压影响越小,LDO的性能越好。 

DC/DC: 

直流电压转直流电压,严格来讲,LDO也是DC/DC的一种,但目前DC/DC多指开关电源,具有很多种拓朴结构,如BUCK,BOOST等。

优点: 效率高,输入电压范围较宽。

缺点: 负载响应比LDO差,输出纹波比LDO大。

DC-DC 基本原理:

DC-DC的意思是直流变(到)直流,即不同直流电源值的转换,只要符合这个定义都可以叫DCDC转换器,包括LDO。 但是一般的说法是把直流变(到)直流由开关方式实现的器件叫DCDC。DC-DC转换器包括升压、降压、升/降压和反相等电路,DC-DC转换器的优点是效率高、可以输出大电流、静态电流小。 随著集成度的提高,许多新型DC-DC转换器仅需要几只外接电感器和滤波电容器。

但是,这类电源控制器的输出脉动和开关噪音较大、成本相对较高,近几年来,随著半导体技术的发展,表面贴装的电感器、电容器、以及高集成度的电源控制芯片的成本不断降低,体积越来越小。 由於出现了导通电阻很小的MOSFET可以输出很大功率,因而不需要外部的大功率FET。 例如对于3V的输入电压,利用芯片上的NFET可以得到5V/2A的输出,其次,对于中小功率的应用,可以使用成本低小型封装。 另外,如果开关频率提高到1MHz,还能够降低成本、可以使用尺寸较小的电感器和电容器。 有些新器件还增加许多新功能,如软启动、限流、PFM或者PWM方式选择等。

总的来说,升压是一定要选DCDC的,降压,是选择DCDC还是LDO,要在成本,效率,噪声和性能上比较。

DC/DC和LDO的区别:

DC/DC转换器一般由控制芯片,电杆线圈,二极管,三极管,电容构成, DC/DC转换器为转变输入电压后有效输出固定电压的电压转换器。DC/DC转换器分为三类: 升压型DC/DC转换器、降压型DC/DC转换器以及升降压型DC/DC转换器。 

根据需求可采用三类控制:

  • PWM控制型效率高并具有良好的输出电压纹波和噪声;

  • PFM控制型即使长时间使用,尤其小负载时具有耗电小的优点;

  • PWM/PFM转换型小负载时实行PFM控制,且在重负载时自动转换到PWM控制。

目前DC-DC转换器广泛应用于手机、MP3、数码相机、便携式媒体播放器等产品中。

 LDO与DC/DC对比:

        首先从效率上说,DC/DC的效率普遍要远高于LDO,这是其工作原理决定的。 其次,DC/DC有Boost、Buck、Boost/Buck,有人把ChargePump也归为此类,而LDO只有降压型。

        再次,也是很重要的一点,DC/DC因为其开关频率的原因导致其电源噪声很大,远比LDO大的多,大家可以关注PSRR这个参数。 所以当考虑到,比较敏感的模拟电路时候,有可能就要牺牲效率为保证电源的纯净而选择LDO。

        还有,通常LDO所需要的外围器件简单占面积小,而DC/DC一般都会要求电感,二极管,大电容,有的还会要MOSFET。 特别是Boost电路,需要考虑电感的最大工作电流,二极管的反向恢复时间,大电容的ESR等等,所以从外围器件的选择来说比LDO复杂,而且占面积也相应的会大很多。

这篇关于(南京观海微电子)——DC-DC和LDO的原理及应用区别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1087754

相关文章

Vue和React受控组件的区别小结

《Vue和React受控组件的区别小结》本文主要介绍了Vue和React受控组件的区别小结,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需要的朋友们下面随着小编来一起学... 目录背景React 的实现vue3 的实现写法一:直接修改事件参数写法二:通过ref引用 DOMVu

PHP应用中处理限流和API节流的最佳实践

《PHP应用中处理限流和API节流的最佳实践》限流和API节流对于确保Web应用程序的可靠性、安全性和可扩展性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PHP应用中处理限流和API节流的最佳实践,下面就来和小编一起学习... 目录限流的重要性在 php 中实施限流的最佳实践使用集中式存储进行状态管理(如 Redis)采用滑动

ShardingProxy读写分离之原理、配置与实践过程

《ShardingProxy读写分离之原理、配置与实践过程》ShardingProxy是ApacheShardingSphere的数据库中间件,通过三层架构实现读写分离,解决高并发场景下数据库性能瓶... 目录一、ShardingProxy技术定位与读写分离核心价值1.1 技术定位1.2 读写分离核心价值二

深度解析Python中递归下降解析器的原理与实现

《深度解析Python中递归下降解析器的原理与实现》在编译器设计、配置文件处理和数据转换领域,递归下降解析器是最常用且最直观的解析技术,本文将详细介绍递归下降解析器的原理与实现,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跟随... 目录引言:解析器的核心价值一、递归下降解析器基础1.1 核心概念解析1.2 基本架构二、简单算术表达

深入浅出Spring中的@Autowired自动注入的工作原理及实践应用

《深入浅出Spring中的@Autowired自动注入的工作原理及实践应用》在Spring框架的学习旅程中,@Autowired无疑是一个高频出现却又让初学者头疼的注解,它看似简单,却蕴含着Sprin... 目录深入浅出Spring中的@Autowired:自动注入的奥秘什么是依赖注入?@Autowired

从原理到实战解析Java Stream 的并行流性能优化

《从原理到实战解析JavaStream的并行流性能优化》本文给大家介绍JavaStream的并行流性能优化:从原理到实战的全攻略,本文通过实例代码给大家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工作具有一定的... 目录一、并行流的核心原理与适用场景二、性能优化的核心策略1. 合理设置并行度:打破默认阈值2. 避免装箱

Go之errors.New和fmt.Errorf 的区别小结

《Go之errors.New和fmt.Errorf的区别小结》本文主要介绍了Go之errors.New和fmt.Errorf的区别,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 目录error的基本用法1. 获取错误信息2. 在条件判断中使用基本区别1.函数签名2.使用场景详细对

PostgreSQL简介及实战应用

《PostgreSQL简介及实战应用》PostgreSQL是一种功能强大的开源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以其稳定性、高性能、扩展性和复杂查询能力在众多项目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将从基础概念讲起,逐步深入到高... 目录前言1. PostgreSQL基础1.1 PostgreSQL简介1.2 基础语法1.3 数据库

Redis中哨兵机制和集群的区别及说明

《Redis中哨兵机制和集群的区别及说明》Redis哨兵通过主从复制实现高可用,适用于中小规模数据;集群采用分布式分片,支持动态扩展,适合大规模数据,哨兵管理简单但扩展性弱,集群性能更强但架构复杂,根... 目录一、架构设计与节点角色1. 哨兵机制(Sentinel)2. 集群(Cluster)二、数据分片

Python中的filter() 函数的工作原理及应用技巧

《Python中的filter()函数的工作原理及应用技巧》Python的filter()函数用于筛选序列元素,返回迭代器,适合函数式编程,相比列表推导式,内存更优,尤其适用于大数据集,结合lamb... 目录前言一、基本概念基本语法二、使用方式1. 使用 lambda 函数2. 使用普通函数3. 使用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