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F-CSP认证 202012-2 期末预测之最佳阈值

2024-06-19 16:38

本文主要是介绍CCF-CSP认证 202012-2 期末预测之最佳阈值,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思路写在注释里面了。《算法笔记》P147页,活用递推章节语:“很多题目需要细心考虑过程中是否存在可能的递推关系,如果能找到这样的递推关系,就能使时间复杂度下降不少。例如就一类涉及序列的题目来说,假如序列每一位所需要计算的值都可以通过该位左右两侧的计算结果得到,那么就可以考虑所谓的‘左右两侧的结果’是否能够通过递推进行预处理来得到,这样在后面的使用中就可以不必反复求解。”

PAT B1040/A1093也是这个思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include<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d;
struct Student
{int y_{ 0 };int result_{ 0 };
};
bool cmp(const Student &lhs, const Student &rhs)
{if (lhs.y_ != rhs.y_) return lhs.y_ < rhs.y_;return lhs.result_ < rhs.result_;
}
struct ThreeElementArr {int y_{ 0 };int pass_lower_than_y_{ 0 };int fail_higher_than_y_{ 0 };
};
int main()
{
#ifdef LOCALfreopen("input.txt", "r", stdin);
#endifint m; cin >> m; vector<Student> student_set(m);for (int i = 0; i < m; ++i) {cin >> student_set[i].y_ >> student_set[i].result_;}// 根据y,m个人形成一个排序,把m个人划分成rank+1个类(相同的y在相同的类)(rank<m,从0开始)。// 维护一个大小为rank+1的数组,数组元素为三元组,// 三元组的构成为:{这个rank的y,这个rank之前有多少人过了,这个rank之后有多少人没过};// 从前向后扫描一次排好序的student_set获得第二个元,从后向前获得第三个元,时间复杂度O(2N).// 再扫描一遍这个数组,第二个元和第三个元加和结果最小的元素的y就是阈值y.sort(student_set.begin(), student_set.end(), cmp);vector<ThreeElementArr> rank_arr(m);// 第二个元,即小于此分数的人中有多少人没过。int pass_lower_than_y = 0;int rank = 0;for (int i = 0; i < m; ++i) {if (i == 0) {rank_arr[rank].y_ = student_set[i].y_;}else if (i != 0 && student_set[i].y_ != student_set[i - 1].y_) {++rank;rank_arr[rank].y_ = student_set[i].y_;rank_arr[rank].pass_lower_than_y_ = pass_lower_than_y;}if (student_set[i].result_ == 1) {++pass_lower_than_y;}}// 第三个元,也就是分数大于等于此分数的人中有多少人没有过。int rrank = rank;int fail_higher_tan_y = 0;for (int i = m - 1; i >= 0; i--) {if (i != m - 1 && student_set[i].y_ != student_set[i + 1].y_) {--rrank;}if (student_set[i].result_ == 0) {++fail_higher_tan_y;}rank_arr[rrank].fail_higher_than_y_ = fail_higher_tan_y;}// 寻找和最小的元素的yint min=999999999; int min_idx;for (int i = rank; i >= 0; --i) {if (rank_arr[i].fail_higher_than_y_ + rank_arr[i].pass_lower_than_y_ < min) {min = rank_arr[i].fail_higher_than_y_ + rank_arr[i].pass_lower_than_y_;min_idx = i;}}cout << rank_arr[min_idx].y_;
}

这篇关于CCF-CSP认证 202012-2 期末预测之最佳阈值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1075571

相关文章

最新Spring Security的基于内存用户认证方式

《最新SpringSecurity的基于内存用户认证方式》本文讲解SpringSecurity内存认证配置,适用于开发、测试等场景,通过代码创建用户及权限管理,支持密码加密,虽简单但不持久化,生产环... 目录1. 前言2. 因何选择内存认证?3. 基础配置实战❶ 创建Spring Security配置文件

MyBatis-Plus 自动赋值实体字段最佳实践指南

《MyBatis-Plus自动赋值实体字段最佳实践指南》MyBatis-Plus通过@TableField注解与填充策略,实现时间戳、用户信息、逻辑删除等字段的自动填充,减少手动赋值,提升开发效率与... 目录1. MyBATis-Plus 自动赋值概述1.1 适用场景1.2 自动填充的原理1.3 填充策略

Olingo分析和实践之EDM 辅助序列化器详解(最佳实践)

《Olingo分析和实践之EDM辅助序列化器详解(最佳实践)》EDM辅助序列化器是ApacheOlingoOData框架中无需完整EDM模型的智能序列化工具,通过运行时类型推断实现灵活数据转换,适用... 目录概念与定义什么是 EDM 辅助序列化器?核心概念设计目标核心特点1. EDM 信息可选2. 智能类

Zabbix在MySQL性能监控方面的运用及最佳实践记录

《Zabbix在MySQL性能监控方面的运用及最佳实践记录》Zabbix通过自定义脚本和内置模板监控MySQL核心指标(连接、查询、资源、复制),支持自动发现多实例及告警通知,结合可视化仪表盘,可有效... 目录一、核心监控指标及配置1. 关键监控指标示例2. 配置方法二、自动发现与多实例管理1. 实践步骤

MySQL 迁移至 Doris 最佳实践方案(最新整理)

《MySQL迁移至Doris最佳实践方案(最新整理)》本文将深入剖析三种经过实践验证的MySQL迁移至Doris的最佳方案,涵盖全量迁移、增量同步、混合迁移以及基于CDC(ChangeData... 目录一、China编程JDBC Catalog 联邦查询方案(适合跨库实时查询)1. 方案概述2. 环境要求3.

全面掌握 SQL 中的 DATEDIFF函数及用法最佳实践

《全面掌握SQL中的DATEDIFF函数及用法最佳实践》本文解析DATEDIFF在不同数据库中的差异,强调其边界计算原理,探讨应用场景及陷阱,推荐根据需求选择TIMESTAMPDIFF或inte... 目录1. 核心概念:DATEDIFF 究竟在计算什么?2. 主流数据库中的 DATEDIFF 实现2.1

Spring WebFlux 与 WebClient 使用指南及最佳实践

《SpringWebFlux与WebClient使用指南及最佳实践》WebClient是SpringWebFlux模块提供的非阻塞、响应式HTTP客户端,基于ProjectReactor实现,... 目录Spring WebFlux 与 WebClient 使用指南1. WebClient 概述2. 核心依

MyBatis-Plus 中 nested() 与 and() 方法详解(最佳实践场景)

《MyBatis-Plus中nested()与and()方法详解(最佳实践场景)》在MyBatis-Plus的条件构造器中,nested()和and()都是用于构建复杂查询条件的关键方法,但... 目录MyBATis-Plus 中nested()与and()方法详解一、核心区别对比二、方法详解1.and()

Spring Boot @RestControllerAdvice全局异常处理最佳实践

《SpringBoot@RestControllerAdvice全局异常处理最佳实践》本文详解SpringBoot中通过@RestControllerAdvice实现全局异常处理,强调代码复用、统... 目录前言一、为什么要使用全局异常处理?二、核心注解解析1. @RestControllerAdvice2

Spring事务传播机制最佳实践

《Spring事务传播机制最佳实践》Spring的事务传播机制为我们提供了优雅的解决方案,本文将带您深入理解这一机制,掌握不同场景下的最佳实践,感兴趣的朋友一起看看吧... 目录1. 什么是事务传播行为2. Spring支持的七种事务传播行为2.1 REQUIRED(默认)2.2 SUPPORT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