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SP学习——配置基于接口地址池的DHCP

2024-06-18 05:28

本文主要是介绍eNSP学习——配置基于接口地址池的DHCP,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目录

主要命令

原理概述

实验目的

实验内容

实验拓扑

实验编址

实验步骤

1、基本配置

2、基于接口配置 DHCP Server 功能

3、配置基于接口的DHCP Server租期/DNS服务器地址

4、配置 DHCP Client


主要命令

//查看DHCP地址池中的地址分配情况
display ip pool//开启DHCP功能
[R1]dhcp enable 
Info: The operation may take a few seconds. Please wait for a moment.done.//开启接口的DHCP服务功能,指定从接口地址池分配地址
[R1]int g0/0/0	
[R1-GigabitEthernet0/0/0]dhcp select interface 	
[R1-GigabitEthernet0/0/0]int g0/0/1
[R1-GigabitEthernet0/0/1]dhcp select interface //配置DHCP服务器接口地址池中IP地址的租用有效期限为2天
[R1]int g0/0/0
[R1-GigabitEthernet0/0/0]dhcp server lease day 2//配置接口地址池中不参与自动分配的P地址范围
[R1]int g0/0/0
[R1-GigabitEthernet0/0/0]dhcp server excluded-ip-address 192.168.1.1 192.168.1.10//指定接口地址池下的 DNS服务器
[R1]int g0/0/1	
[R1-GigabitEthernet0/0/1]dhcp server dns-list 8.8.8.8

原理概述

        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和网络复杂程度的提高,计算机位置变化(如便携机或无线网络)和计算机数量超过可分配的IP地址的情况将会经常出现。DHCP ( Dynamic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动态主机配置协议)就是为满足这些需求而发展起来的。DHCP协议采用客户端/服务器(Client/Server)方式工作,DHCP Client向 DHCPServer动态地请求配置信息,DHCP Server根据策略返回相应的配置信息(如IP地址等)。

DHCP客户端首次登录网络时,主要通过4个阶段与DHCP服务器建立联系。

        (1)发现阶段:即 DHCP客户端寻找DHCP服务器的阶段。客户端以广播方式发送DHCP Discover报文,只有DHCP服务器才会进行响应。

        (2)提供阶段:即 DHCP服务器提供IP地址的阶段。DHCP服务器接收到客户端的DHCP_Discover报文后,从P地址池中挑选一个尚未分配的P地址分配给客户端,向该客户端发送包含出租IP地址和其他设置的DHCP_Offer报文。

        (3)选择阶段:即 DHCP客户端选择IP地址的阶段。如果有多台DHCP服务器向该客户端发来DHCP_Offer报文,客户端只接受第一个收到的DHCP_Offer 报文,然后以广播方式向各DHCP服务器回应 DHCP_Request报文。

        (4)确认阶段:即 DHCP服务器确认所提供IP地址的阶段。当DHCP服务器收到DHCP客户端回答的DHCP_Request 报文后,便向客户端发送包含它所提供的IP地址和其他设置的DHCP_ACK 确认报文。

实验目的

掌握DHCP Server配置方法

掌握基于接口地址池的 DHCP Server配置方法

掌握配置DHCP租期/不参与自动分配地址/DNS服务器地址方法

掌握配置和检测DHCP客户端的方法

实验内容

        本实验将路由器R1模拟成为公司的DHCP Server,该公司市场部和财务部下的PC通过DHCP的方式自动配置P地址。网络管理员配置客户端PC通过接口地址池的方式自动获取IP地址。

实验拓扑

实验编址

设备

接口

IP地址

子网掩码

默认网关

R1(AR2220)

GE 0/0/0

192.168.1.254

255.255.255.0

N/A

GE 0/0/1

192.168.2.254

255.255.255.0

N/A

PC1

Ethernet 0/0/1

DHCP获取

DHCP获取

DHCP获取

PC2

Ethernet 0/0/1

DHCP获取

DHCP获取

DHCP获取

实验步骤

1、基本配置

        根据实验编址表进行相应的基本IP地址配置,由于PC是通过DHCP自动获取地址,暂时无法测试连通性。交换机为二层设备,无需配置IP地址。

[R1]int g0/0/0
[R1-GigabitEthernet0/0/0]ip add 192.168.1.254 24
[R1-GigabitEthernet0/0/0]int g0/0/1
[R1-GigabitEthernet0/0/1]ip add 192.168.2.254 24

2、基于接口配置 DHCP Server 功能

        在R1上开启 DHCP功能。

[R1]dhcp enable 

        在R1的GE 0/0/0和GE 0/0/1接口上配置dhcp select interface命令,开启接口的DHCP服务功能,指定从接口地址池分配地址。

[R1]int g0/0/0	
[R1-GigabitEthernet0/0/0]dhcp select interface 	
[R1-GigabitEthernet0/0/0]int g0/0/1
[R1-GigabitEthernet0/0/1]dhcp select interface 

        接口地址池可动态分配IP地址,范围就是接口的IP地址所在网段,且只在此接口下有效。当DHCP服务器接收到DHCP客户端的请求报文后,DHCP服务器将会使用该接口的地址网段给客户端分配地址。

3、配置基于接口的DHCP Server租期/DNS服务器地址

        在R1的GE 0/O/0接口上使用dhcp server lease命令配置DHCP服务器接口地址池中IP地址的租用有效期限为2天,GE O/0/1接口不修改,使用默认值1天超过租期后该地址将会重新分配

[R1]int g0/0/0
[R1-GigabitEthernet0/0/0]dhcp server lease day 2

        在GE 0/O/0接口上使用dhcp server excluded-ip-address命令配置接口地址池中不参与自动分配的P地址范围为192.168.1.1到192.168.1.10。

[R1]int g0/0/0
[R1-GigabitEthernet0/0/0]dhcp server excluded-ip-address 192.168.1.1 192.168.1.10

        有些地址需要分配给其他服务,如 DNS服务器或HTTP服务器等需要手工静态配置的IP地址,就不能再动态分配给客户端使用,可以执行该命令配置地址池中不参与自动分配的IP地址(默认该地址池所有地址参与自动分配,此命令作为可选命令)。

        当DHCP服务器收到客户端的DHCP请求时,DPCP服务器将会选择地址池中空闲的IP地址分配给客户端。GE 0/0/0接口地址池中192.168.1.1~192.168.1.10不参与分配,而GE0/0/1接口没有配置该命令,因此可以分配的IP地址范围是192.168.2.1~192.168.2.253(不包括本接口地址)。

        在GE0/0/1接口上使用dhcp server dns-list命令指定接口地址池下的 DNS服务器,为PC-2自动分配DNS服务器地址为8.8.8.8。

[R1]int g0/0/1	
[R1-GigabitEthernet0/0/1]dhcp server dns-list 8.8.8.8

4、配置 DHCP Client

        打开PC-1的“基础配置”选项卡,在“IPv4配置”栏中选择“DHCP”,然后单击对话框右下角的“应用”按钮,如图所示。

单击PC-1的“命令行”选项卡,在其中输入“ipconfig”命令查看接口的IP地址,

        通过观察发现PC-1已经通过DHCP Server 获取到一个IPv4地址192.168.1.253,网关地址为路由器的接口地址192.168.1.254。

        在R1上使用display ip pool命令查看DHCP地址池中的地址分配情况。

        以上信息显示目前为基于接口的地址池,由于有两个接口启用 DHCP 功能,所以地址池也有两个,Pool-name分别为GE 0/0/0、GE 0/0/1。在 DHCP Server地址池中,网关为192.168.1.254,掩码为255.255.255.0,IP地址池总共可以分配506个地址(除了路由器接口地址),已经使用了一个,空闲地址为495个,其中地址池中有10个地址是不参与分配的。

        配置PC-2时参考配置PC-1的方法,选择通过DHCP配置地址。

        单击PC-2中的“命令行”选项卡,在其中输入“ipconfig”命令查看接口的P地址;

        通过观察发现PC-2已通过DHCP Server 获取到一个IPv4地址192.168.2.253,网关地址为路由器的接口地址192.168.2.254,DNS 服务器地址为8.8.8.8。DHCP地址池中的地址分配情况此处省略。

这篇关于eNSP学习——配置基于接口地址池的DHCP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1071415

相关文章

SpringBoot多环境配置数据读取方式

《SpringBoot多环境配置数据读取方式》SpringBoot通过环境隔离机制,支持properties/yaml/yml多格式配置,结合@Value、Environment和@Configura... 目录一、多环境配置的核心思路二、3种配置文件格式详解2.1 properties格式(传统格式)1.

Debian系和Redhat系防火墙配置方式

《Debian系和Redhat系防火墙配置方式》文章对比了Debian系UFW和Redhat系Firewalld防火墙的安装、启用禁用、端口管理、规则查看及注意事项,强调SSH端口需开放、规则持久化,... 目录Debian系UFW防火墙1. 安装2. 启用与禁用3. 基本命令4. 注意事项5. 示例配置R

PyCharm中配置PyQt的实现步骤

《PyCharm中配置PyQt的实现步骤》PyCharm是JetBrains推出的一款强大的PythonIDE,结合PyQt可以进行pythion高效开发桌面GUI应用程序,本文就来介绍一下PyCha... 目录1. 安装China编程PyQt1.PyQt 核心组件2. 基础 PyQt 应用程序结构3. 使用 Q

Redis MCP 安装与配置指南

《RedisMCP安装与配置指南》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安装和配置RedisMCP,包括快速启动、源码安装、Docker安装、以及相关的配置参数和环境变量设置,感兴趣的朋友一起看看吧... 目录一、Redis MCP 简介二、安www.chinasem.cn装 Redis MCP 服务2.1 快速启动(推荐)2.

Spring Boot配置和使用两个数据源的实现步骤

《SpringBoot配置和使用两个数据源的实现步骤》本文详解SpringBoot配置双数据源方法,包含配置文件设置、Bean创建、事务管理器配置及@Qualifier注解使用,强调主数据源标记、代... 目录Spring Boot配置和使用两个数据源技术背景实现步骤1. 配置数据源信息2. 创建数据源Be

Spring Boot Maven 插件如何构建可执行 JAR 的核心配置

《SpringBootMaven插件如何构建可执行JAR的核心配置》SpringBoot核心Maven插件,用于生成可执行JAR/WAR,内置服务器简化部署,支持热部署、多环境配置及依赖管理... 目录前言一、插件的核心功能与目标1.1 插件的定位1.2 插件的 Goals(目标)1.3 插件定位1.4 核

RabbitMQ消息总线方式刷新配置服务全过程

《RabbitMQ消息总线方式刷新配置服务全过程》SpringCloudBus通过消息总线与MQ实现微服务配置统一刷新,结合GitWebhooks自动触发更新,避免手动重启,提升效率与可靠性,适用于配... 目录前言介绍环境准备代码示例测试验证总结前言介绍在微服务架构中,为了更方便的向微服务实例广播消息,

nginx 负载均衡配置及如何解决重复登录问题

《nginx负载均衡配置及如何解决重复登录问题》文章详解Nginx源码安装与Docker部署,介绍四层/七层代理区别及负载均衡策略,通过ip_hash解决重复登录问题,对nginx负载均衡配置及如何... 目录一:源码安装:1.配置编译参数2.编译3.编译安装 二,四层代理和七层代理区别1.二者混合使用举例

Java JDK1.8 安装和环境配置教程详解

《JavaJDK1.8安装和环境配置教程详解》文章简要介绍了JDK1.8的安装流程,包括官网下载对应系统版本、安装时选择非系统盘路径、配置JAVA_HOME、CLASSPATH和Path环境变量,... 目录1.下载JDK2.安装JDK3.配置环境变量4.检验JDK官网下载地址:Java Downloads

Linux下进程的CPU配置与线程绑定过程

《Linux下进程的CPU配置与线程绑定过程》本文介绍Linux系统中基于进程和线程的CPU配置方法,通过taskset命令和pthread库调整亲和力,将进程/线程绑定到特定CPU核心以优化资源分配... 目录1 基于进程的CPU配置1.1 对CPU亲和力的配置1.2 绑定进程到指定CPU核上运行2 基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