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ud Networking] Layer Protocol (continue)

2024-06-09 00:20

本文主要是介绍[Cloud Networking] Layer Protocol (continue),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文章目录

  • 1. STP / RSTP / MSTP Protocol
    • 1.1 STP的作用
    • 1.2 STP 生成树算法的三个步骤
    • 1.3 STP缺点
  • 2. ARP Protocol
  • 3. DHCP Protocol
    • 3.1 DHCP 三种分配方式
    • 3.2 DHCP 攻击
  • 4. IPSEC / MACSEC

1. STP / RSTP / MSTP Protocol

1.1 STP的作用

  1. 消除二层环路:通过阻断冗余链路来消除网络中可能存在的环路
  2. 链路备份:当活动链路发生故障时,激活冗余链路,恢复网络连通性。

1.2 STP 生成树算法的三个步骤

  1. 选择根交换机 (Root Bridge):网桥ID(BID)最小者当选
    • 优先级 ( P ) 越小则 BID 越小
    • 优先级相同,比较MAC,从左至右,数值越小 BID越小
  2. 选举根端口:每个非根交换机上有且仅有一个根端口 RP(Root Port)
    • BDPU 接收到根交换机路径成本最小(带宽越大,成本越小)
    • 成本相同的端口,选择对端 BID 最小的端口
    • 对端BID相同,则选择对端端口ID(PID)最小的端口
      • 优先级 P
      • 端口号越小,PID 越小

根端口用于接收根交换机发来的BDPU,也可用来转发普通流量

  1. 选举指定端口并阻塞备用端口:每一个网段上选出一个指定端口 DP(Designated Port),剩余端口为备用端口(Alternate Port),将他们阻塞
    • 根交换机的所有端口都是指定端口
    • 根端口的对端端口一定是指定端口
    • BDPU转发端口到根交换机的路径成本最小的端口
    • 本端的 BID 最小

指定端口用来转发根交换机发来的BDPU,也用来转发普通流量

image.png

1.3 STP缺点

端口从阻塞状态到转发状态必须经历两倍的Forward Delay事件,如果网络拓扑结构变化频繁,网络会频繁失去连通性

2. ARP Protocol

ARP 协议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它是一个通过用于实现从 IP 地址到 MAC 地址的映射,即询问目标 IP 对应的 MAC 地址 的一种协议。ARP 协议在 IPv4 中极其重要。

ARP 只用于 IPv4 协议中,IPv6 协议使用的是 Neighbor Discovery Protocol,译为邻居发现协议,它被纳入 ICMPv6 中。

image.png
C1 要给 C2发消息:( C1已知 IP2 ,但是不知道 C2 的 MAC)

  1. C1 发出 broadcast package
    • 目的MAC Addres 是 ff:ff:ff:ff:ff:ff
    • 目的协议地址 是 IP2
    • 源 MAC Address 是 C1的 MAC Address
    • 源协议地址 是 IP1
  2. C2/C3 收到 broadcast package
    • C2 发现 broadcast package 的目标协议地址 IP2 是自己的IP,应该发送 ARP 应答
    • C3 发现问的不是自己的 IP,不应答
  3. C2 以单播形式应答 C1 告知自己的 MAC Address

3. DHCP Protocol

DHCP: 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当一个机器启动时,没有IP,会发送 DHCP Discover message. DHCP Server 收到 Discover message, 为机器分配一个永久的IP。

3.1 DHCP 三种分配方式

  1. 自动分配:

DHCP为客户端分配 租期为 永久的(无限长)的IP地址

  1. 手工分配

由 管理员为少数特定客户端(如WWW服务器等) 静态绑定固定的IP地址,通过DHCP将配置的固定IP地址发给客户端

  1. 动态分配

DHCP给主机指定一个有时间限制的IP地址,到达使用期限后或主机明确表示放弃这个地址时,客户端需要重新申请地址; 如果客户端没有重新申请,则这个地址将可能被其它的主机使用; 绝大多数客户端得到的都是这种 动态分配的地址(可以解决IP地址不够用的困扰)

3.2 DHCP 攻击

攻击方式

  1. 不断向 DHCP Server发送DHCP Request请求, 从而耗尽 DHCP Server资源,无法为正常客户端分地址,导致客户端无法联网
  2. 伪造 DHCP Server地址,截获流量,拿取用户信息。

4. IPSEC / MACSEC

这篇关于[Cloud Networking] Layer Protocol (continue)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1043733

相关文章

SpringCloud负载均衡spring-cloud-starter-loadbalancer解读

《SpringCloud负载均衡spring-cloud-starter-loadbalancer解读》:本文主要介绍SpringCloud负载均衡spring-cloud-starter-loa... 目录简述主要特点使用负载均衡算法1. 轮询负载均衡策略(Round Robin)2. 随机负载均衡策略(

Spring、Spring Boot、Spring Cloud 的区别与联系分析

《Spring、SpringBoot、SpringCloud的区别与联系分析》Spring、SpringBoot和SpringCloud是Java开发中常用的框架,分别针对企业级应用开发、快速开... 目录1. Spring 框架2. Spring Boot3. Spring Cloud总结1. Sprin

Spring Cloud之注册中心Nacos的使用详解

《SpringCloud之注册中心Nacos的使用详解》本文介绍SpringCloudAlibaba中的Nacos组件,对比了Nacos与Eureka的区别,展示了如何在项目中引入SpringClo... 目录Naacos服务注册/服务发现引⼊Spring Cloud Alibaba依赖引入Naco编程s依

Spring Cloud Hystrix原理与注意事项小结

《SpringCloudHystrix原理与注意事项小结》本文介绍了Hystrix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以及其在实际开发中的应用方式,通过对Hystrix的深入学习,开发者可以在分布式系统中实现精细... 目录一、Spring Cloud Hystrix概述和设计目标(一)Spring Cloud Hystr

Spring Boot 3 整合 Spring Cloud Gateway实践过程

《SpringBoot3整合SpringCloudGateway实践过程》本文介绍了如何使用SpringCloudAlibaba2023.0.0.0版本构建一个微服务网关,包括统一路由、限... 目录引子为什么需要微服务网关实践1.统一路由2.限流防刷3.登录鉴权小结引子当前微服务架构已成为中大型系统的标

Spring Cloud LoadBalancer 负载均衡详解

《SpringCloudLoadBalancer负载均衡详解》本文介绍了如何在SpringCloud中使用SpringCloudLoadBalancer实现客户端负载均衡,并详细讲解了轮询策略和... 目录1. 在 idea 上运行多个服务2. 问题引入3. 负载均衡4. Spring Cloud Load

Sentinel 断路器在Spring Cloud使用详解

《Sentinel断路器在SpringCloud使用详解》Sentinel是阿里巴巴开源的一款微服务流量控制组件,主要以流量为切入点,从流量路由、流量控制、流量整形、熔断降级、系统自适应过载保护、... 目录Sentinel 介绍同类对比Hystrix:Sentinel:微服务雪崩问题问题原因问题解决方案请

poj 1287 Networking(prim or kruscal最小生成树)

题意给你点与点间距离,求最小生成树。 注意点是,两点之间可能有不同的路,输入的时候选择最小的,和之前有道最短路WA的题目类似。 prim代码: #include<stdio.h>const int MaxN = 51;const int INF = 0x3f3f3f3f;int g[MaxN][MaxN];int P;int prim(){bool vis[MaxN];

javascript中break与continue的区别

在javascript中,break是结束整个循环,break下面的语句不再执行了 for(let i=1;i<=5;i++){if(i===3){break}document.write(i) } 上面的代码中,当i=1时,执行打印输出语句,当i=2时,执行打印输出语句,当i=3时,遇到break了,整个循环就结束了。 执行结果是12 continue语句是停止当前循环,返回从头开始。

[Linux Kernel Block Layer第一篇] block layer架构设计

目录 1. single queue架构 2. multi-queue架构(blk-mq)  3. 问题 随着SSD快速存储设备的发展,内核社区越发发现,存储的性能瓶颈从硬件存储设备转移到了内核block layer,主要因为当时的内核block layer是single hw queue的架构,导致cpu锁竞争问题严重,本文先提纲挈领的介绍内核block layer的架构演进,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