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sec 技术原理总结

2024-06-04 19:58
文章标签 技术 总结 原理 ipsec

本文主要是介绍IPsec 技术原理总结,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技术点详解---IPSec VPN基本原

IPSec VPN是目前VPN技术中点击率非常高的一种技术,同时提供VPN和信息加密两项技术,这一期专栏就来介绍一下IPSec VPN的原理。

IPSec VPN应用场景

IPSec VPN的应用场景分为3种:

1.      Site-to-Site(站点到站点或者网关到网关):如弯曲评论的3个机构分布在互联网的3个不同的地方,各使用一个商务领航网关相互建立VPN隧道,企业内网(若干PC)之间的数据通过这些网关建立的IPSec隧道实现安全互联。

2.      End-to-End(端到端或者PC到PC): 两个PC之间的通信由两个PC之间的IPSec会话保护,而不是网关。

3.      End-to-Site(端到站点或者PC到网关):两个PC之间的通信由网关和异地PC之间的IPSec进行保护。

VPN只是IPSec的一种应用方式,IPSec其实是IP Security的简称,它的目的是为IP提供高安全性特性,VPN则是在实现这种安全特性的方式下产生的解决方案。IPSec是一个框架性架构,具体由两类协议组成:

1.      AH协议(Authentication Header,使用较少):可以同时提供数据完整性确认、数据来源确认、防重放等安全特性;AH常用摘要算法(单向Hash函数)MD5和SHA1实现该特性。

2.      ESP协议(Encapsulated Security Payload,使用较广):可以同时提供数据完整性确认、数据加密、防重放等安全特性;ESP通常使用DES、3DES、AES等加密算法实现数据加密,使用MD5或SHA1来实现数据完整性。

为何AH使用较少呢?因为AH无法提供数据加密,所有数据在传输时以明文传输,而ESP提供数据加密;其次AH因为提供数据来源确认(源IP地址一旦改变,AH校验失败),所以无法穿越NAT。当然,IPSec在极端的情况下可以同时使用AH和ESP实现最完整的安全特性,但是此种方案极其少见。

IPSec封装模式

介绍完IPSec VPN的场景和IPSec协议组成,再来看一下IPSec提供的两种封装模式(传输Transport模式和隧道Tunnel模式)

上图是传输模式的封装结构,再来对比一下隧道模式:

可以发现传输模式和隧道模式的区别:

1.      传输模式在AH、ESP处理前后IP头部保持不变,主要用于End-to-End的应用场景。

2.      隧道模式则在AH、ESP处理之后再封装了一个外网IP头,主要用于Site-to-Site的应用场景。

从上图我们还可以验证上一节所介绍AH和ESP的差别。下图是对传输模式、隧道模式适用于何种场景的说明。

从这张图的对比可以看出:

1.      隧道模式可以适用于任何场景

2.      传输模式只能适合PC到PC的场景

隧道模式虽然可以适用于任何场景,但是隧道模式需要多一层IP头(通常为20字节长度)开销,所以在PC到PC的场景,建议还是使用传输模式。

为了使大家有个更直观的了解,我们看看下图,分析一下为何在Site-to-Site场景中只能使用隧道模式:

如上图所示,如果发起方内网PC发往响应方内网PC的流量满足网关的兴趣流匹配条件,发起方使用传输模式进行封装:

1.      IPSec会话建立在发起方、响应方两个网关之间。

2.      由于使用传输模式,所以IP头部并不会有任何变化,IP源地址是192.168.1.2,目的地址是10.1.1.2。

3.      这个数据包发到互联网后,其命运注定是杯具的,为什么这么讲,就因为其目的地址是10.1.1.2吗?这并不是根源,根源在于互联网并不会维护企业网络的路由,所以丢弃的可能性很大。

4.      即使数据包没有在互联网中丢弃,并且幸运地抵达了响应方网关,那么我们指望响应方网关进行解密工作吗?凭什么,的确没什么好的凭据,数据包的目的地址是内网PC的10.1.1.2,所以直接转发了事。

5.      最杯具的是响应方内网PC收到数据包了,因为没有参与IPSec会话的协商会议,没有对应的SA,这个数据包无法解密,而被丢弃。

我们利用这个反证法,巧妙地解释了在Site-to-Site情况下不能使用传输模式的原因。并且提出了使用传输模式的充要条件:兴趣流必须完全在发起方、响应方IP地址范围内的流量。比如在图中,发起方IP地址为6.24.1.2,响应方IP地址为2.17.1.2,那么兴趣流可以是源6.24.1.2/32、目的是2.17.1.2/32,协议可以是任意的,倘若数据包的源、目的IP地址稍有不同,对不起,请使用隧道模式。

IPSec协商

IPSec除了一些协议原理外,我们更关注的是协议中涉及到方案制定的内容:

1.      兴趣流:IPSec是需要消耗资源的保护措施,并非所有流量都需要IPSec进行处理,而需要IPSec进行保护的流量就称为兴趣流,最后协商出来的兴趣流是由发起方和响应方所指定兴趣流的交集,如发起方指定兴趣流为192.168.1.0/24à10.0.0.0/8,而响应方的兴趣流为10.0.0.0/8à192.168.0.0/16,那么其交集是192.168.1.0/24ßà10.0.0.0/8,这就是最后会被IPSec所保护的兴趣流。

2.      发起方:Initiator,IPSec会话协商的触发方,IPSec会话通常是由指定兴趣流触发协商,触发的过程通常是将数据包中的源、目的地址、协议以及源、目的端口号与提前指定的IPSec兴趣流匹配模板如ACL进行匹配,如果匹配成功则属于指定兴趣流。指定兴趣流只是用于触发协商,至于是否会被IPSec保护要看是否匹配协商兴趣流,但是在通常实施方案过程中,通常会设计成发起方指定兴趣流属于协商兴趣流。

3.      响应方:Responder,IPSec会话协商的接收方,响应方是被动协商,响应方可以指定兴趣流,也可以不指定(完全由发起方指定)。

4.      发起方和响应方协商的内容主要包括:双方身份的确认和密钥种子刷新周期、AH/ESP的组合方式及各自使用的算法,还包括兴趣流、封装模式等。

5.      SA:发起方、响应方协商的结果就是曝光率很高的SA,SA通常是包括密钥及密钥生存期、算法、封装模式、发起方、响应方地址、兴趣流等内容。

我们以最常见的IPSec隧道模式为例,解释一下IPSec的协商过程:

上图描述了由兴趣流触发的IPSec协商流程,原生IPSec并无身份确认等协商过程,在方案上存在诸多缺陷,如无法支持发起方地址动态变化情况下的身份确认、密钥动态更新等。伴随IPSec出现的IKE(Internet Key Exchange)协议专门用来弥补这些不足:

1.      发起方定义的兴趣流是源192.168.1.0/24目的10.0.0.0/8,所以在接口发送发起方内网PC发给响应方内网PC的数据包,能够得以匹配。

2.      满足兴趣流条件,在转发接口上检查SA不存在、过期或不可用,都会进行协商,否则使用当前SA对数据包进行处理。

3.      协商的过程通常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为第二阶段服务,第二阶段是真正的为兴趣流服务的SA,两个阶段协商的侧重有所不同,第一阶段主要确认双方身份的正确性,第二阶段则是为兴趣流创建一个指定的安全套件,其最显著的结果就是第二阶段中的兴趣流在会话中是密文。

IPSec中安全性还体现在第二阶段SA永远是单向的:

从上图可以发现,在协商第二阶段SA时,SA是分方向性的,发起方到响应方所用SA和响应放到发起方SA是单独协商的,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即使某个方向的SA被破解并不会波及到另一个方向的SA。这种设计类似于双向车道设计。

IPSec虽然只是5个字母的排列组合,但其所涉及的协议功能众多、方案又极其灵活,本期主要介绍IPSec的基本原理,在后续专栏还会继续介绍IPSec的其它方面知识。。


这篇关于IPsec 技术原理总结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1030971

相关文章

Java中流式并行操作parallelStream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Java中流式并行操作parallelStream的原理和使用方法》本文详细介绍了Java中的并行流(parallelStream)的原理、正确使用方法以及在实际业务中的应用案例,并指出在使用并行流... 目录Java中流式并行操作parallelStream0. 问题的产生1. 什么是parallelS

Java中Redisson 的原理深度解析

《Java中Redisson的原理深度解析》Redisson是一个高性能的Redis客户端,它通过将Redis数据结构映射为Java对象和分布式对象,实现了在Java应用中方便地使用Redis,本文... 目录前言一、核心设计理念二、核心架构与通信层1. 基于 Netty 的异步非阻塞通信2. 编解码器三、

Java HashMap的底层实现原理深度解析

《JavaHashMap的底层实现原理深度解析》HashMap基于数组+链表+红黑树结构,通过哈希算法和扩容机制优化性能,负载因子与树化阈值平衡效率,是Java开发必备的高效数据结构,本文给大家介绍... 目录一、概述:HashMap的宏观结构二、核心数据结构解析1. 数组(桶数组)2. 链表节点(Node

Python版本与package版本兼容性检查方法总结

《Python版本与package版本兼容性检查方法总结》:本文主要介绍Python版本与package版本兼容性检查方法的相关资料,文中提供四种检查方法,分别是pip查询、conda管理、PyP... 目录引言为什么会出现兼容性问题方法一:用 pip 官方命令查询可用版本方法二:conda 管理包环境方法

Redis中Hash从使用过程到原理说明

《Redis中Hash从使用过程到原理说明》RedisHash结构用于存储字段-值对,适合对象数据,支持HSET、HGET等命令,采用ziplist或hashtable编码,通过渐进式rehash优化... 目录一、开篇:Hash就像超市的货架二、Hash的基本使用1. 常用命令示例2. Java操作示例三

Redis中Set结构使用过程与原理说明

《Redis中Set结构使用过程与原理说明》本文解析了RedisSet数据结构,涵盖其基本操作(如添加、查找)、集合运算(交并差)、底层实现(intset与hashtable自动切换机制)、典型应用场... 目录开篇:从购物车到Redis Set一、Redis Set的基本操作1.1 编程常用命令1.2 集

Redis中的有序集合zset从使用到原理分析

《Redis中的有序集合zset从使用到原理分析》Redis有序集合(zset)是字符串与分值的有序映射,通过跳跃表和哈希表结合实现高效有序性管理,适用于排行榜、延迟队列等场景,其时间复杂度低,内存占... 目录开篇:排行榜背后的秘密一、zset的基本使用1.1 常用命令1.2 Java客户端示例二、zse

Redis中的AOF原理及分析

《Redis中的AOF原理及分析》Redis的AOF通过记录所有写操作命令实现持久化,支持always/everysec/no三种同步策略,重写机制优化文件体积,与RDB结合可平衡数据安全与恢复效率... 目录开篇:从日记本到AOF一、AOF的基本执行流程1. 命令执行与记录2. AOF重写机制二、AOF的

pycharm跑python项目易出错的问题总结

《pycharm跑python项目易出错的问题总结》:本文主要介绍pycharm跑python项目易出错问题的相关资料,当你在PyCharm中运行Python程序时遇到报错,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排... 1. 一定不要在pycharm终端里面创建环境安装别人的项目子模块等,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就是你不报错都安装

java程序远程debug原理与配置全过程

《java程序远程debug原理与配置全过程》文章介绍了Java远程调试的JPDA体系,包含JVMTI监控JVM、JDWP传输调试命令、JDI提供调试接口,通过-Xdebug、-Xrunjdwp参数配... 目录背景组成模块间联系IBM对三个模块的详细介绍编程使用总结背景日常工作中,每个程序员都会遇到b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