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ker常用命令、超实用、讲解清晰明了(rm、stop、start、kill、logs、diff、top、cp、restart ...)

本文主要是介绍Docker常用命令、超实用、讲解清晰明了(rm、stop、start、kill、logs、diff、top、cp、restart ...),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前些天发现了一个巨牛的人工智能学习网站,通俗易懂,风趣幽默,忍不住分享一下给大家。点击跳转到教程。

1. 查看docker信息(version、info)

# 查看docker版本  
$docker version  # 显示docker系统的信息  
$docker info  

2. 对image的操作(search、pull、images、rmi、history)

[plain] view plain copy
# 检索image  
$docker search image_name  # 下载image  
$docker pull image_name  # 列出镜像列表; -a, --all=false Show all images; --no-trunc=false Don't truncate output; -q, --quiet=false Only show numeric IDs  
$docker images  # 删除一个或者多个镜像; -f, --force=false Force; --no-prune=false Do not delete untagged parents  
$docker rmi image_name  # 显示一个镜像的历史; --no-trunc=false Don't truncate output; -q, --quiet=false Only show numeric IDs  
$docker history image_name  

 

3. 启动容器(run)

docker容器可以理解为在沙盒中运行的进程。这个沙盒包含了该进程运行所必须的资源,包括文件系统、系统类库、shell 环境等等。但这个沙盒默认是不会运行任何程序的。你需要在沙盒中运行一个进程来启动某一个容器。这个进程是该容器的唯一进程,所以当该进程结束的时候,容器也会完全的停止。

 

# 在容器中运行"echo"命令,输出"hello word"  
$docker run image_name echo "hello word"  # 交互式进入容器中  
$docker run -i -t image_name /bin/bash  # 在容器中安装新的程序  
$docker run image_name apt-get install -y app_name  

 

 

 

Note:  在执行apt-get 命令的时候,要带上-y参数。如果不指定-y参数的话,apt-get命令会进入交互模式,需要用户输入命令来进行确认,但在docker环境中是无法响应这种交互的。apt-get 命令执行完毕之后,容器就会停止,但对容器的改动不会丢失。

4. 查看容器(ps)

# 列出当前所有正在运行的container  
$docker ps  
# 列出所有的container  
$docker ps -a  
# 列出最近一次启动的container  
$docker ps -l  

5. 保存对容器的修改(commit)

当你对某一个容器做了修改之后(通过在容器中运行某一个命令),可以把对容器的修改保存下来,这样下次可以从保存后的最新状态运行该容器。

# 保存对容器的修改; -a, --author="" Author; -m, --message="" Commit message  
$docker commit ID new_image_name  

Note:  image相当于类,container相当于实例,不过可以动态给实例安装新软件,然后把这个container用commit命令固化成一个image。

 

6. 对容器的操作(rm、stop、start、kill、logs、diff、top、cp、restart、attach)

 

# 删除所有容器  
$docker rm `docker ps -a -q`  # 删除单个容器; -f, --force=false; -l, --link=false Remove the specified link and not the underlying container; -v, --volumes=false Remove the volumes associated to the container  
$docker rm Name/ID  # 停止、启动、杀死一个容器  
$docker stop Name/ID  
$docker start Name/ID  
$docker kill Name/ID  # 从一个容器中取日志; -f, --follow=false Follow log output; -t, --timestamps=false Show timestamps  
$docker logs Name/ID  # 列出一个容器里面被改变的文件或者目录,list列表会显示出三种事件,A 增加的,D 删除的,C 被改变的  
$docker diff Name/ID  # 显示一个运行的容器里面的进程信息  
$docker top Name/ID  # 从容器里面拷贝文件/目录到本地一个路径  
$docker cp Name:/container_path to_path  
$docker cp ID:/container_path to_path  # 重启一个正在运行的容器; -t, --time=10 Number of seconds to try to stop for before killing the container, Default=10  
$docker restart Name/ID  # 附加到一个运行的容器上面; --no-stdin=false Do not attach stdin; --sig-proxy=true Proxify all received signal to the process  
$docker attach ID  

 

 

 

Note: attach命令允许你查看或者影响一个运行的容器。你可以在同一时间attach同一个容器。你也可以从一个容器中脱离出来,是从CTRL-C。

 

7. 保存和加载镜像(save、load)

当需要把一台机器上的镜像迁移到另一台机器的时候,需要保存镜像与加载镜像。

plain] view plain copy
# 保存镜像到一个tar包; -o, --output="" Write to an file  
$docker save image_name -o file_path  
# 加载一个tar包格式的镜像; -i, --input="" Read from a tar archive file  
$docker load -i file_path  # 机器a  
$docker save image_name > /home/save.tar  
# 使用scp将save.tar拷到机器b上,然后:  
$docker load < /home/save.tar  

8、 登录registry server(login)

# 登陆registry server; -e, --email="" Email; -p, --password="" Password; -u, --username="" Username  
$docker login 

9. 发布image(push)

# 发布docker镜像  
$docker push new_image_name  

 

10.  根据Dockerfile 构建出一个容器

 

#build  --no-cache=false Do not use cache when building the image  -q, --quiet=false Suppress the verbose output generated by the containers  --rm=true Remove intermediate containers after a successful build  -t, --tag="" Repository name (and optionally a tag) to be applied to the resulting image in case of success  
$docker build -t image_name Dockerfile_path  

 

另外也推荐 :Docker 常用命令   和 Docker 命令整理

 

原文见:https://blog.csdn.net/we_shell/article/details/38368137

 

这篇关于Docker常用命令、超实用、讲解清晰明了(rm、stop、start、kill、logs、diff、top、cp、restart ...)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1030441

相关文章

防止Linux rm命令误操作的多场景防护方案与实践

《防止Linuxrm命令误操作的多场景防护方案与实践》在Linux系统中,rm命令是删除文件和目录的高效工具,但一旦误操作,如执行rm-rf/或rm-rf/*,极易导致系统数据灾难,本文针对不同场景... 目录引言理解 rm 命令及误操作风险rm 命令基础常见误操作案例防护方案使用 rm编程 别名及安全删除

使用docker搭建嵌入式Linux开发环境

《使用docker搭建嵌入式Linux开发环境》本文主要介绍了使用docker搭建嵌入式Linux开发环境,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需要的朋友们下面... 目录1、前言2、安装docker3、编写容器管理脚本4、创建容器1、前言在日常开发全志、rk等不同

从基础到进阶详解Python条件判断的实用指南

《从基础到进阶详解Python条件判断的实用指南》本文将通过15个实战案例,带你大家掌握条件判断的核心技巧,并从基础语法到高级应用一网打尽,文中的示例代码讲解详细,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跟随小编一起学习一... 目录​引言:条件判断为何如此重要一、基础语法:三行代码构建决策系统二、多条件分支:elif的魔法三、

Unity新手入门学习殿堂级知识详细讲解(图文)

《Unity新手入门学习殿堂级知识详细讲解(图文)》Unity是一款跨平台游戏引擎,支持2D/3D及VR/AR开发,核心功能模块包括图形、音频、物理等,通过可视化编辑器与脚本扩展实现开发,项目结构含A... 目录入门概述什么是 UnityUnity引擎基础认知编辑器核心操作Unity 编辑器项目模式分类工程

Python 字符串裁切与提取全面且实用的解决方案

《Python字符串裁切与提取全面且实用的解决方案》本文梳理了Python字符串处理方法,涵盖基础切片、split/partition分割、正则匹配及结构化数据解析(如BeautifulSoup、j... 目录python 字符串裁切与提取的完整指南 基础切片方法1. 使用切片操作符[start:end]2

MySQL连表查询之笛卡尔积查询的详细过程讲解

《MySQL连表查询之笛卡尔积查询的详细过程讲解》在使用MySQL或任何关系型数据库进行多表查询时,如果连接条件设置不当,就可能发生所谓的笛卡尔积现象,:本文主要介绍MySQL连表查询之笛卡尔积查... 目录一、笛卡尔积的数学本质二、mysql中的实现机制1. 显式语法2. 隐式语法3. 执行原理(以Nes

Python按照24个实用大方向精选的上千种工具库汇总整理

《Python按照24个实用大方向精选的上千种工具库汇总整理》本文整理了Python生态中近千个库,涵盖数据处理、图像处理、网络开发、Web框架、人工智能、科学计算、GUI工具、测试框架、环境管理等多... 目录1、数据处理文本处理特殊文本处理html/XML 解析文件处理配置文件处理文档相关日志管理日期和

精选20个好玩又实用的的Python实战项目(有图文代码)

《精选20个好玩又实用的的Python实战项目(有图文代码)》文章介绍了20个实用Python项目,涵盖游戏开发、工具应用、图像处理、机器学习等,使用Tkinter、PIL、OpenCV、Kivy等库... 目录① 猜字游戏② 闹钟③ 骰子模拟器④ 二维码⑤ 语言检测⑥ 加密和解密⑦ URL缩短⑧ 音乐播放

使用IDEA部署Docker应用指南分享

《使用IDEA部署Docker应用指南分享》本文介绍了使用IDEA部署Docker应用的四步流程:创建Dockerfile、配置IDEADocker连接、设置运行调试环境、构建运行镜像,并强调需准备本... 目录一、创建 dockerfile 配置文件二、配置 IDEA 的 Docker 连接三、配置 Do

python中列表应用和扩展性实用详解

《python中列表应用和扩展性实用详解》文章介绍了Python列表的核心特性:有序数据集合,用[]定义,元素类型可不同,支持迭代、循环、切片,可执行增删改查、排序、推导式及嵌套操作,是常用的数据处理... 目录1、列表定义2、格式3、列表是可迭代对象4、列表的常见操作总结1、列表定义是处理一组有序项目的